第六百零二章 番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带着妻小离开,来长安定居。

    很遗憾,西府的凝聚力有限,西府吏士籍贯多在益州,让这些人背井离乡到汉中戍守、军屯已经是很为难人的事情;如果再强迫这些益州人迁徙到长安军屯、戍守,绝对没几个人愿意。

    因此,愿意跟着魏延到长安戍守的西府兵,规模应该在两三千人之间。

    这些府兵的籍贯要么是关陇地区的,是当年逃难去益州的东州人;再要么就是跟着刘备、魏延入蜀的老兵、乡党。

    换言之,这批人肯定就在魏延军中,他手里这五千人,还会进行一次分离,将益州籍贯的吏士分离出去,遣回汉中。

    不然的话,这些人也迟早会逃回去。

    那么问题来了,魏延手里就两三千老兵,长安又是废墟,他怎么戍守、军屯长安?

    见田信肯松口,魏延神色释然,当即拱手请求:“末将也知军中储粮不充,会遣返部分吏士回归汉中。归程足有千里,还望陈公拨付干粮。若储粮实在紧缺,这些吏士可听由陈公调派,待明年开春后,再行遣返。”

    “好,今日宴后,文长将军回归本军整理军书,待朝廷诏书下达,就更易番号。”

    田信说着举起茶杯:“请。”

    魏延也举杯,神情沉重:“陈公,请。”

    负责烤羊的韩龙开始分割烤羊,为魏延切下整个羊颈骨肉,羊脖颈是经常活动的部位,肉虽藏在颈骨中显得少,可却是口感颇好的。

    而田信独享一条羊腿,伴着粗粝糜子烤饼享用,思索魏延、朝廷的破局之策。

    不用想,首先是朝廷的财政支柱之一的蜀锦;今年老丈人能想办法给张飞凑了十万匹蜀锦,那明年也能想办法给魏延凑来两三万的蜀锦。

    蜀锦就是硬通货,魏延手握蜀锦,自能换来许多物资,进而经营长安,逐步修缮,使之恢复西京气象。

    好在自己不喜欢蜀锦,对这类奢侈品缺乏兴趣……每年按比例分给自己的蜀锦也勉强够内部分配。

    蜀锦、美玉、金银、漆器、象牙制品、宝石、宝珠等等之类,似乎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的。

    细细嚼着烤羊腿肉片,田信思索自己的破局之策。

    自己修筑的新城,肯定能取代旧的长安。

    只要按着规划走,新城就不会落后;网格化的管理,是大势所趋,可以跟后续的发展达成完美衔接。

    魏延不算沉默寡言,是个喜欢当话题人物的人。

    可眼前真的不是他自吹自擂讲故事的时候,田信都在那里静静用餐,其他人也就低声交流,细细聆听就能判断这些人聊的还是公事。

    魏延也就息了讲故事的心思,真要讲故事,田信身边中高级军吏哪个没故事?

    还都是记录在彭羕《北府战纪》里的事迹,哪怕当事人有些记不清当年的细节,彭羕也会帮他们回忆起来,并在记录中用朴实的语言,把当年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描述出来。

    就目前来看,《北府战纪》已经引发一起争执,当年田信夷兵营金木水火土日月七名曲长,如今却有九个活着的军吏声称自己是七曲长之一……

    比起彭羕妙笔生花的故事,魏延那些故事有些不够看。

    羊还没吃完,主簿陆延步履匆匆进入帷幕,双手捧着插着鸡毛的急递:“公上,征北将军急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