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睚眦必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庐州书院啊。

    林易想到包拯去了庐州书院,而自己又不在,那待会儿会不会有什么好戏要发生,想想就有些期待。

    曹知县交代完事,见林易还愣在凳子上,不禁催促:“林易,吃饱了吗?吃饱,就早些回去,不要让包公久等了。”

    林易正等着看好戏,怎么舍得那么快回去,庐州书院那边多发酵会儿才好。

    他道:“相公如此急于下逐客令,不知是为何?县衙的伙食比草民认为的还要好吃,草民觉得再吃三碗也没问题啊。”

    “油嘴滑舌之徒,分明是你不嫌事大,想看那种夫子的笑话……”

    曹值从林易这知道了事情经过,哪里不明白他的那点小心思,到最后却只得摇了摇头向外面喊道:“再给林公子盛一碗米饭。”

    庐州书院大门前,包拯从轿子内探出头,陆山长已经小碎步下阶梯迎过来了:“不知包监税驾临,陆某有失远迎。”

    包拯抬手一礼,笑道:“不敢,包某也是从庐州书院走出来的,回家侍奉父母,一直未得空闲,今日前来,不过是故地重游,多有叨扰,包某这心中还有一些过意不去呢。”

    陆山长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岂敢岂敢,包公外面风大,我们先进屋再说。”

    包拯跟着陆山长走进书院。

    在偏厅,陆山长和包拯分主次而座。

    喝过茶水后,包拯直截了当道:“包某明人不说暗话,此次前来,除了拜访外,还想向山长借一个人。”

    陆山长笑道:“包公想要借谁?”

    包拯道:“林易!”

    陆山长摸了摸胡子:“林易?我们书院有这号人吗?”

    侍立一旁的下人低头在陆山长耳畔提醒:“便是那日在明伦堂弹琴之人。”

    “噢,原来是他。”

    陆山长想起来了,他看了看包拯,心中在思考,包拯亲至,点名就是要林易,语气上平淡随和,想来林易没有给书院惹出什么大事了。

    “包公稍待。”

    他沉吟了片刻,脸上露出笑容,看向一旁的人道:“去明伦堂将林公子请来。”

    那人应了一声,匆匆而去。

    明伦堂里,种夫子坐在位置上闭幕眼神,似乎注意到门口的光线被人挡住,睁开眼却看见匆匆而来的下人,他怔了怔,问道:“你来做什么?”

    那下人目光在明伦堂扫了一扫,而后回道:“回夫子的话,和州监税包拯来了,他点名要见林易。”

    “什么?谁?包拯……林易?”

    种夫子吓得从座位上起身,这林易从早上出走,到现在还没回来,自己还等人亲自回来磕头认错呢,可如今包拯要人,叫他去哪里找一个活的林易。

    那下人也觉得不对劲,问向周围的学子:“请问林公子去了何处?”

    诸生没有搭理他,只有一个胖子站起身,冷冷瞪了种夫子一眼,向下人道:“我林大哥被人气走了,到现在还不知下落呢。明伦堂有夫子不能容人,我大庐院气数将尽,迟早要完啊!”

    下人顿时慌了:“什么?这……这可怎么办啊。”

    偏厅,已经喝过两大碗茶的包拯有些坐不住了,他问陆山长:“明伦堂离这很远吗?怎么到现在,人还没来。”

    陆山长也发现不妙,他对包拯道:“今日,是种夫子讲学,种夫子对学子向来严厉,或许是下人不敢进去打扰……”

    说着,准备站起身亲自去看看,可还没到门口,就见刚才的下人急匆匆跑过来道:“山长不好了,林公子早上被人气走,至今未回。”

    陆山长的脸色骤变:“什么?怎么会被气走?”

    包拯站起身,奇怪道:“包某虽和林易小兄弟认识不到两天,可也知道此子是个儒雅随和的性子,怎么会和人起冲突?山长,这可不是什么玩笑话,人没了得找啊,如何到现在你们才得到消息。人命关天,片刻马虎不得。”

    陆山长急得热汗直冒,问那下人:“到底怎么回事?”

    下人哆嗦了下,说道:“和林公子认识的学子说,明伦堂有夫子不能容人……”

    包拯诧异道:“噢?居然还有这种事?”

    陆山长面色尴尬道:“监税,这里面肯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