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太极的新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布,除了织布还可以御寒,把它絮在两层布的中间缝合起来,就可以当作棉衣抵御寒冷,保温效果特别好,而且比咱们现有的御寒之物,要轻便许多!”

    “哦?”皇太极顿时想到了它的应用场景,那就是给自己的军队全部换装成这样的装备。

    “这不正好给咱们的部队武装上吗?”多尔衮跟皇太极不谋而合。

    “是啊!这是好东西呀!”皇太极咧嘴笑道。

    “大汗!”孔有德感觉自己的一个头有两个大,接着说道:“臣说的这个并不是重点。”

    “那什么是重点?”皇太极问道。

    “臣说的是,农民们都户种植粮食了,他们都在种植这所谓的棉花!”孔有德说道。

    “这是好东西呀!咱们缺粮食吗?”皇太极问道。

    “四哥!”多尔衮说道:“前两天臣弟才盘过几处屯粮的大仓,以现有的粮食,足够我大军半年之数!”

    “这么多?”皇太极有些高兴的说道:“继续收购市面上的粮食,我要囤够一年之数!”

    “四哥,这就不少了,要知道这大半年以来,我军的部队人数已经是翻了一倍有余!总数已经达到了近五十万人!”多尔衮说道。

    “成果不错!”皇太极笑道。

    “大汗!”孔有德急的脑门子上都是汗,尚可喜,耿仲明在一旁一个劲的给他使眼色,劝他别说了,一会再给大汗惹生气了,咱们二人可是吃罪不起的。

    “嗯?”皇太极并没有因为他打断自己说话而有丝毫的不悦,而是转过头去认真的看着他,等候下文。

    “农民们都不种粮食,而是种植棉花,一旦我国的粮食供应不上,那么我国的粮食价格,将会涨到天价!”孔有德说道。

    “我们不是有盛京米行在供应全国的粮食吗?”皇太极问道:“而且极其稳定!”

    有史以来,我国的帝王都是称呼其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等等称号,唯独没有在他们的前面挂上“经济学家”,所以,他们对于这里面的道道并不清楚,普遍认为,有,够用就可以了。

    “臣说的是万一,或者战争,这样的突发事件,我国将很难实现自给自足!”孔有德说道:“如果这样的事情一旦爆发,对于我国将会是致命的打击!”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这件事还有一个疑点,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高价收购棉花的门面,农民们把棉花都会出售给他们,然后他们再把棉花运送到位于全国的几大城市里面的棉布工厂,再由他们制作完毕之后,贩卖给盛京米行,最后运送至南洋、大明贩卖,收取利润。”孔有德解释道。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这个人倒是会做生意!”皇太极小声的说道:“这一来一回他可不少赚啊!”

    “你怎么看?”皇太极转头问多尔衮。

    “四哥,臣弟以为,这个人向咱们保证过,决不高价卖粮,这才能让咱们国内百姓稳定,人人有粮吃,他在粮食上确实没怎么赚钱,起初我还防着他,直到现在臣弟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可今天听了孔先生的说法,反而让我放下心来。”多尔衮说道:“商人逐利,如果没有利润他还在坚持这么做,臣弟就不得不怀疑他的初衷。”

    “确是如此!”皇太极说道:“不过孔有德的担心也并不多余,这件事如果爆发的话,确实棘手,那依你之见,可有什么方法进行干预?”

    “臣以为,必须安排足够多的农民种植粮食,以保证一旦盛京米行的粮食出现供应不上的情况,国内的粮食还可以照常供应,只有这样到时才不会给国内百姓带来恐慌,民间才会稳定!”孔有德说道。

    “哈哈!”皇太极笑道:“我以为你只在战场上有所建树,没想到在治民方面也有心得,真堪称儒将也!”。

    “四哥,听他这么一说,臣弟倒是以为,百姓趋利,既然有人高价收购棉花,咱们官府也不宜太过干预,阻挡其财路。”多尔衮说道:“我看不如这样,每户百姓家的田地,最少要保证一半以上的农田在种植粮食!”

    “另外对人参、鹿茸、毛皮、玛瑙等奢侈品,加收奢侈品税!”多尔衮说道:“一方面保证官府收入,一方面也能防止有心人对我国的经济物品,进行经济掠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