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上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杨齐出了军器局,就乘坐田州到绥德的公交车,他是与寻常百姓提供乘坐的,因为修建了道路的缘故,所以田州到绥德已经可以实现一天往返,速度奇快,若是没有修建道路与马车的话,寻常百姓出行没有三天是到不了的,如今花少量的钱,却可以省出来两天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如今绥德的商业氛围也是大为改观,绥德城内也由田州的施工队伍铺设了大青石板的路面,道路平整,城内也有人收拾洒扫垃圾,城镇卫生好了,百姓的精神面貌也提高不少,最主要是得病的人少了很多。

    小一年没见到李明伟等人了,所以杨齐要在走之前,拜访一下这些老兄弟。

    不用说李明伟一收到消息就带队赶出城外,胡峰、吕大宝、蒋继任、赵忠全几人都到场迎接,一行人等回到衙门后堂,那就是昏天黑地的一顿牛饮,几位兄弟都羡慕杨齐能在这次抗击后金的战斗中建立军功,最羡慕的是他能够得见圣颜,而且还是两次,都是十分羡慕。

    兄弟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由于时间关系第二天杨齐就带领部队离开了绥德。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在黄玉筠的依依不舍中,杨齐带领商敬石等特战大队人员踏上了进军崇明的道路,在他之前崔家全已经带领五万新军前往崇明驻防,杨齐这次带领的也是五万大军。

    不过他这五万人都是从现有部队当中筛选出来,会游泳的战士,这些人都有基础水性,等到了沿海,马上就可以进入水师的训练当中。要算上老商的一万人马,再算上后勤人员等,这支队伍人数就达到了七万余人,这些人就是杨齐建立水师的基础。

    从延安府出来,一路向东而行,途中借助漕帮的运力帮忙运载部队、武器、马匹、辎重等等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再加上路上的路程,三月初,杨齐一行人才赶到崇明,一进入崇明,就遇到了杨齐的部队在巡逻,士兵们一丝不苟,过往部队都要接受检查,这点杨齐很满意,说明战士们的警戒意识很强,再往里面继续行进,就能看见密密麻麻的货船在往崇明运送木料,放眼望去大概要在一百余艘的样子,这些船只虽然很大,但还是跟海船比不了。

    简单的码头已经搭建起来,旁边还有一大片工地,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正在施工,相信完工之后,就会有一大片正规的码头平台投入使用,到时效率应该可以提高不少。

    “大人!”崔家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迎接杨齐。

    “起来吧。”杨齐说道:“现在什么情况?”

    “回大人!”崔家全说道:“工部一共给划拨了各种工匠一千余人,造船工匠两千余人!合计三千多人,他们的家属也都跟着搬迁过来,属下在崇明对面的陆地上沿黄浦江岸,划拨了一片土地给他们居住,周围的土地也已经完成划拨。”

    “那里有名字了吗?”杨齐问道。

    “回大人,那里有一座为抵御倭寇袭扰由村民们自发修建的村堡。”崔家全说道:“名为:沪渎村。”

    “哦?”杨齐拉了长音问道:“原来不叫上海啊?”

    其实上海的历史可以追寻到春秋时期,这里就逐渐由百姓迁徙到这里,靠捕鱼捉蟹为生,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叫“扈”而得名,后来演化为“沪”。但官府并没有在这里设立治所,所以这里一直由松江府统领,说是统领,其实也没怎么管过,后来闹了倭寇,松江府自保都来不及,如何会管这个小渔村?所以村民们就自建村堡,结寨自保。

    “上海?”崔家全一听顿时说道:“上海好啊,那属下这就去改名字,回头给松江府递个文书。”

    “能行吗?”杨齐问道。

    “怎么不行?这里就是一个小渔村而已,改个名字还不是大人一句话的事?那松江府敢说个不字吗?”

    杨齐没有想到,原来上海的名字会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村子里的人口不多只有五百余户人家,都已打鱼为生。如今杨齐自己就带来十二万余人,也一并安排在这里,再加上魏德强招募的船匠跟佛朗基人也有一万余人,再算上他们的家人,琳琳总总人口一下子突破到二十万!这个小渔村瞬间便热闹起来,魏德强还安排一些扬州商会的商队进驻这里,周围的商人也都闻到味道,开始往这里运送各种生活必需品等基本物资。

    “马上安排下去,尽快造船,我们身处沿海,没有守卫力量可不行。”杨齐说道:“还有海防的炮台,都要建立起来,按照我们实现的规划,你带部队马上到这几个点驻防!在长江出海口那里,也要建立防线、炮台!”

    “是!”黄火生、田丁荣、崔家全纷纷领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