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公孙鞅与天赐(二:智对郡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郡守左边的老年副官还面带笑容一边点头一边笑着捋胡子。郡守也变为正坐,并且正了正衣冠。

    “僮子,你能识文断字,差不多算刚才没有虚言。但你说的是‘会’魏郑两国文字!识文断句只是一个部分,还要会书写才算得上‘会’,是吧?”

    “大人说得没错!”

    这时,郡守的目光变得炯炯有神,“那把你的名字写给本官看看吧!”

    这个要求似乎还在试试捡来,不过语气中却不再是刁难,而是有了一些惊喜。

    “好的,大人。可天赐没有刻刀和竹简。”

    “这不算事情,来人,请刻刀竹简。”

    副官把竹简和刻刀恭敬的捧给了捡来,态度就像面对自己的老师。

    能者为师!这真的好极了——

    竹简已经比较薄了,看来是刻过字,又划掉了继续使用的,上面还能看到明显的刮痕。

    看来,因为工具所限而导致竹简制作困难,竹简的确是很珍贵的呢!

    捡来拿起刻刀,在竹简上用魏字刻下了‘书僮天赐’四个字。

    虽然在前世的时候,捡来就会一些雕刻,但在竹简上刻字是真的难哪。

    这要是想写一部长篇大论,说不得会活活的累死掉!看来要尽快想法弄出书写用笔和墨。

    郡守接过竹简一看,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真是人不可貌相,大才啊!”

    “谢大人夸奖,但天赐才入学问之门哩,要走的路还长得很。”

    “这就更好了,持才而不傲物,你说鞅子才高德馨,本官信矣——”

    郡守说完便从坐席上起身,正了正衣冠之后,才趋步到了鞅的面前深深的一礼:“大魏罗野郡守罗宾,有礼。”

    鞅在平时的时候,倒也是个豁达的人,并没有因为之前郡守的质疑而闹别扭摆架子什么的,大袖一挥,回礼道:“卫国士子公孙鞅,拜见郡守大人。”

    这很好,原本就是一件小事,见到台阶立即放下其他,低姿态的安然而下!

    这个台阶啊,如果因为‘占理’而顺势拿翘,要得太高了,下的时候是很容易摔惨嘚。

    捡来上辈子就见过很多,明明是可以舒舒服服下去的台阶,不过要么因为‘得寸进尺’、要么因为‘死要面子’,最后把一件小事情,弄成了不可收拾的大灾难!

    不过,就是这么一段小插曲,能有这么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还是得到了这个时代风气的加成!

    这个时候啊,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嘴上的‘抱歉’、‘得罪了’、‘请你原谅’之类的话,一切都是看行动的。

    为‘官’的郡守,起身趋步到只是士子的鞅面前,并且先行礼报上了自己身份,这个行动就包含了一切。

    他已经用行动检讨了自己刚才的言行,也对鞅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尊重,到此,他真的无须再说啥子废话嘞。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鞅子!——这么年幼的书僮就可教授到如此才学,鞅子定是治国之才啊!此番前去安邑,是意欲为我魏国所用么?”

    “正是!吾欲自荐于魏。”

    “甚好,甚好。本官稍后就安排鞅子的住处。罗野无官驿,本府旁有一所小别馆,就请鞅子在该处歇息吧。”

    “劳烦郡守了。另外,我们还想用我们带的盐换一些食粮,这大灾之后,粮食必定严重缺乏,不知郡守能否帮上我们呢?”

    “鞅子放心,虽然罗野遭了大灾,但王上拨下的救济还是比较充裕嘚。鞅子一行至安邑路上的食粮,本官还是可以帮衬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

    “鞅子,罗某还有个私人的请求想麻烦你咧。”

    “大人请讲。”

    “罗某真想学习鞅子寒冬远行之法,如果鞅子方便,罗某明日中午想请你共进午膳。一嘛算罗某给你接风,二嘛学学你的神奇之法。”

    “大人客气了!鞅的办法没有什么说不得的,很愿意与大人交流一番。”

    “好!那我们就说定了,明日中午罗某会亲自前来相请!”郡守高兴对鞅抱了抱拳,然后转向了那名‘管家’模样的手下,“罗七,你带鞅子到别馆住下吧。”

    接着,郡守竟然转向了捡来,“书僮天赐,你虽年幼,但身负的才学已然惊人!望你跟着鞅子,勤学不缀。罗某相信将来的某一天,定会听到你的名字传扬!”

    捡来真心的躬身行礼,“谢大人的鼓励!”

    郡守是捡来见到的第一位‘省级’高官,平易之中的一句简单鼓励,却在他的心里温暖了很久很久,甚至影响到了一些可以扭动命运之轮的决定!

    “鞅子,请随罗七到别馆先歇息。稍后他会将饭食给鞅子送去,还会给你们一行人准备好路上的食粮。”

    “鞅谢过郡守!有一落脚之地即可,饭食我们自己有备了。”

    “鞅子大才,欲出仕于魏,侍奉几顿膳食,就是罗某应该做的了。”

    “好,鞅谢过郡守。”

    “请!”

    “鞅子请随我来。”

    两人互敬一礼后,一行人就随着罗七朝别馆走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