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论一个太监的作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新的任务和新的身份,挂职盐运使,率军五百人押着这些罪不至死的犯人们前往沿海的盐场,制盐,运盐,卖盐。

    这里要感谢周大户的这些人,在沿海地区开辟了几处私盐场,省了朱慈炤很大的功夫。

    黄渊耀的任务也不轻松,那就是负责在整个盐山地界,甚至盐山附近的地界招兵买马,重点是招兵,不过朱慈炤道不用担心如同他老爹那般付不起兵士的军饷,他抄了这么多的富户,特别是周大户家便抄出了十多万两的白银,足以维持招兵的开支了。

    因为时间紧迫,朱慈炤很多的想法和计划还没有实施,比如说这次攻打县城牺牲了二十多名兵丁,按照身为主君的手段,他是应当亲自前往这些兵士的家中去给送温暖的;再比如说他所设想的建立军人的信仰问题,只来得及留下一些文字和纸张给负责招兵的黄渊耀和负责练兵的张升、夏茂春。

    不过为了大局考虑,朱慈炤还是舍下自己的小窝,送自己老爹去大窝。

    当然,有了周民的沿途保护以及马匹的助力,朱慈炤是可以不去的,但是历史被更改,崇祯皇帝没死以后,朱慈炤不敢保证这一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直接让崇祯皇帝嗝屁了,所以他还是决定护送崇祯皇帝一程,至少要到淮安府路振飞处,他才放心。

    话说按照历史进程,那个在四月一日便发布檄文号召天下人勤王的史可法,此时带着三千卫所兵已经到了来安县了呢,而来安县西北便是凤阳府,那个拥立福王朱由菘的凤阳总督马士英便驻扎此处。

    而在来安县的东北,便是淮安巡抚路振飞的驻地,淮安府。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奇妙的格局,按照历史上,淮安巡抚路振飞得知京师被破的消息,将消息南传,凤阳总督马士英最先得到消息,其次便是史可法,两人因为离得不远,便决定见面商量一下,可是留守凤阳的太监卢九德却挖了马士英的墙脚。

    他攒着依附于马士英的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在马士英不知道的情况下,拥立了福王,这可是南明仅存的五个队伍中的三个,于是手中有兵好说话,马士英一看这个情况,也不和史可法、钱谦益(东林党魁)商量了,直接选择拥立了福王。

    史可法这个最有权力的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直接被划出了权力圈之外。

    而要问为什么这位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如此做,那是因为卢九德在万历末年曾在宫中为老福王朱常洵当过仆人怎么样,忠诚不,虽然老福王成了李自成的福禄宴,但是俺这个没了根的东西还要为小福王尽忠。

    当然,所谓的尽忠都是笑话,真正的还是为了权势,小福王登基后,卢九德任提督南京京营太监。

    历史上崇祯皇帝死了之后,整个崇祯十七年下半年政局真的很混乱,太监和武将组合拥立皇帝,江北四个武将凭借内阁大臣掌握朝政。

    而没死的崇祯皇帝,是否能在改变的历史中改变武将把持朝政的局面,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不过,这场戏的主角从一开始崇祯皇帝活下来是便已经不是崇祯皇帝了。

    但是此时骑在马上策马而行的崇祯皇帝仍旧很想大喊一声:“南京,我朱由检带着老婆儿子们来了!诸卿可准备好接驾否?!”

    三十三岁的年纪,岂是轻易的便蹉跎了的?

    ……

    感谢“书友150707091004044 ”书友一百起点币打赏,成为上榜粉丝,感谢

    感谢“书友2019013114143299 ”书友一百起点币的打赏,成为上榜粉丝,感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