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东之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朱慈炤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周民也是切切的看着自己,周围一众在路上交心不已的亲卫们也是忧心忡忡的模样,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我既敢于率领你等北上兴王事,自是胸有成竹,走吧,马儿也饿了,找地方投宿去!”

    说着却是一甩鞭子,打马避开县城,走了。

    这

    众人相视一眼,愣了,但随即却是急忙跟了上去,只是这心中,却也是安定了不少。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山东布政使司(省)何止只有南边被占下了,据史料记载,郭升收取德州后,传牌至济南,明军闻之,弃城而逃!

    随后,下临清,降!

    下济宁,降!

    下青州,降!

    下登州,降!

    共收降军三十余万!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月之内,在山东境内,李自成和郭升竟任命了防御使7人,府尹及僚属11人,州牧8人,县令37人。

    可以说,山东整个境内,都在郭升军的势力笼罩范围之内。

    如此之形式,任何其他势力都难以蹦跶起来,甚至如朱慈炤这般武装势力,都难以长远发展。

    只是,明白历史的朱慈炤很清楚,就算现如今郭升在山东如何的牛气,再过几天,他所有的部署也都将付诸东流,因为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将下令郭升撤离山东、驰援京师,后又随李自成撤往山西。

    郭升几天后离开山东,将没有机会再回来,故而不足为虑!

    当然,这些未卜先知的话他没法说,他要做的,是故作轻松,稳定人心。

    这边朱慈炤到达费县境内,在忙碌了一天,参拜了南京应天府外的太祖高皇帝紫金山孝陵后的崇祯皇帝,也终于移驾至南京皇宫。

    大事已定,自是有人忧有人喜,面对如今之局面更是众说纷纭,但在这之前,朝堂中还有一事需要赶紧定下,那就是组建新朝廷。

    第一次朝会,开始朝堂之上还满是激动的痛哭不已的朝臣,一个个感谢天,感谢地,感谢上天祖宗庇佑崇祯皇帝一家无虞的,可是当史可法谈及应当尽快昭告天下、复建朝堂之后,整个朝堂中的局面一下子变了。

    原因,无外乎官位也!

    路振飞、史可法入阁已是定局,黄得功封侯,高杰、刘不同、刘良佐封伯也是早已定下的,可是其他六部以及阁臣人选,却是不免又是一阵吵闹——廷推。

    崇祯皇帝特下谕旨,令在京六品上官员入朝参议。

    明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

    其结果很明显,如此新朝任用之机,自是无人肯放弃,于是好好地廷推,成了揭露丑事大会。

    每当有人推举一人为某官时,必然会有一群人站出来反对,然后群起揭短。

    如此,反复不断。

    感谢“戏水的鹅”书友一百起点币打赏,成为上榜粉丝,感谢!

    感谢“新来的旧人”书友一百起点币打赏,成为上榜粉丝,感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