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周老的教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说就是去系统的学习了也很难避免吃药受骗。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吃药。

    就你目前而言,用的大都是野路子。在科技造假面前也只有吃药的份。我们这一行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往往一时的侥幸,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所以说,此行有风险,出手需谨慎。你不要因一时的捡漏而扬扬得意。

    我们这一行,求真是基础,求精是追求,求珍是智慧,求术是升华。没有切实下过功夫还得了“珍玩”的心病,这不是在玩古,其实是在玩弄自己的人生。世所共知:梅花香自苦寒来,珍玩自有去归处。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没有随随便便的捡漏。往往太容易得到的,不是灾难便是祸患。

    叶辉听了周老一番话感触良多。有时,人的一生就需要一个或几个贵人。他们可以说是自己的诤友,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孙叔见他俩说完了,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六个半字对周老说“这个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希望你能给掌掌眼。”

    周老接过早已经裱好的字,认真看了起来。看了好一会才慢慢放下。思考了一番说道“这是如何得到的,怎么会损坏的如此严重。”

    孙叔将前因后果对周老一番阐述。听的周老直叹气!“传承是我们行里的老人都将面对的问题。老一辈一辈子的收藏最终没有后辈继承。最终,只能沦为货物。这是令老一辈收藏家最为痛惜的事情。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收藏家将自己毕生收藏捐给国家。”

    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故宫博物院累计接收的捐献文物就有近两万件。这些文物中的大部分都不会展示给世人看。而近年来博物馆传出的各种黑幕更是老一辈捐献者痛心。

    周老可能是触景生情,唠叨了许多。或许这也是他的心病。

    “这个你们已经有了判断,缺少的只是公众的认可!这个我可以盖上我的私章,算是我的认可。但我有一个要求。”说着周老看向叶辉。

    叶辉一愣,心想这又不是我的东西。但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赵轩作为自己朋友理应帮一把的。

    “周老您说。”

    “也没什么,就是我女儿周雯雯很喜欢那件极品田黄冻生肖牛手把件。不知道你小子肯不肯割爱?当然,价钱上绝对不会让你吃亏。”说完周老就笑咪咪的看着叶辉。

    叶辉愣愣的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自己也是非常喜欢这枚手把件。单从材质上讲田黄石有史以来全部的开采量还不足500公斤,而且永远都不会再增加了。也就是说所有有关田黄的收藏、买卖、交易、馈赠都只能在这500公斤的范围内进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也是田黄石价格一涨再涨的原因之一。

    而这枚极品田黄冻生肖牛手把件更有着不一样的历史含义。虽然,得不到证实,但叶辉心里是相信的。

    面对周老提出的条件。叶辉只能呐呐的不发一言。周老看出了叶辉的决定。并没有失望,仿佛还带点微微的欣慰。

    其实叶辉心想,大不了以后补偿补偿赵轩。但不能失了本心!

    周老没有多言,只是从旁边一个红木匣子里取出一枚印章轻轻的盖在宣纸的空白处。四个鲜红的秦小篆出现在宣纸上“周郎之秘”。

    盖完章,周老说道“今天就不留你们了,实在是精力不济。这样,叶辉有时间可以到我这里看看书,有问题也可以来找我。但是我今天说的话希望你能回去多想想。”

    叶辉懵懵的跟着孙叔出了大门,手里还不忘紧紧攥着那两枚手把件。

    看到叶辉懵懵的表情,孙叔笑呵呵的说“这只是周老对你的考验,不要想太多。你表现的很好。何为收藏只收不藏不过是个采购员,二道贩子,文物的搬运工,他们只是把收藏当成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

    现如今,行里有太多这样的人,其中不乏教授、专家。已经鲜有能静下心来真正的因为喜欢、感兴趣去收藏;真正的研究深入分析,寻找规律,有所总结。

    我们不想行里人都是古玩贩子,只会为金钱奔波。更有甚者,为了更大的利益,铤而走险利用自己学来的本事去制造赝品,搅乱整个文物收藏的市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