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练武奇才——叶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才你说我的身体素质异于常人是什么意思?”能说话了,叶辉忍不住问小张道。

    据小张讲,他所谓的异于常人是指叶辉的骨骼粗大,肌肉有弹性,而且肌肉是越来越有弹性,这让小张以为叶辉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但是通过他的观察可能跟叶辉的能吃有关系。

    因为叶辉虽然吃了很多,但是并没有胖多少,这就说明叶辉吃的多,新陈代谢也快,所以说细胞的更替频繁,导致肌肉越来越有弹性。

    还有一点就是叶辉身体里的红肌和白肌含量远远高于常人,因为白肌主管爆发力,红肌主管耐力,这两种肌肉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变的。

    虽然说经过锻炼可以相应的增强,但是含量却不可能增加,白肌多的人在速度、力量比正常人要多占优势,像“肌肉记忆”、“肌肉反应”、“动态视觉”这些能力也比正常人要强,这种人不管做什么运动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部分人。

    虽然说叶辉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但是并不是说就练不出一点成绩,因为叶辉具有别人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所以说还是很容易出成绩的。

    不要相信电视上小孩子4—5岁就开始高强度的练习,这阶段主要是在培养兴趣和良好的生活、训练学习和作息习惯,通过习惯培养调养心性和练就扎实基本功考虑为主。

    因为这阶段的少年骨骼尚未发育完全,心智也在发育中,进行强度过大训练和系统的对抗性训练反而对身体不利。

    一般来讲一般认为从1516左右开始学武对基本功、柔韧性等仍然适合,对于对抗训练也因骨骼基本发育可以合理承受,思维上看这阶段的孩子有一定文化底子,对拳理、力学、规律也开始容易接受道理和理解。

    而且,传统武术更注重体悟,其感觉和思维别人能够帮启迪,但无法代替和直接帮忙,叶辉对于这方面来说比别人更占优势。

    “那么说来我就是那种所有老师傅都想收归门下的练武奇才呗!”叶辉忍不住洋洋得意的说道。

    说完了叶辉又自言自语道“我也就是生在现代,要是生在古代,那江湖上一定会留下我练武天才叶辉的传说。”

    小张看着叶辉那股子得瑟劲忍不住打击他说“练武先得有钱、有老师、有时间、有地方,再就是有恒心和毅力,不是三分钟热度,最后才是天赋。”

    的倒也实在,自古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这句话放到现在来讲同样受用。

    据一代宗师叶问的弟子梁挺口述,当年叶问拜师陈华顺学咏春拳的学费,高达十二两黄金(折合当年物价水平,约为当今的70万人民币)。陈华顺在佛山授徒,费用昂贵,一般人士根本无法负担,能学者多为贵家公子,所以有“少爷拳”称号。

    而武术界传言,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每教一个桩收一根金条;洪均生向陈发科学陈式太极拳每月八块现大洋;李小龙为学木人桩,为叶问在香港买了一套房子(叶问还是没教,导致师徒关系终生不和)。

    叶辉心里虽然也认同的,但是他假装没听见,乐呵呵的直接回去了。

    没法,吃饭、吃饭,狗命要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