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外假内“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乾隆年制“等字样,这样的赝品很容易分辨出来,连最基本的壶形都与真品不一样。

    而仿造者,便是找来真品的图册,对照上面的真品依样画葫芦,一般这种仿造技巧运用得比较好,手法也相对高明,工艺好的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不用说,摊主拿出来的这个,是一个仿造的鼻烟壶,但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仿造品。

    因为壶内绘画仿造的惟妙惟肖,根本就分不出真假,而外壁的仿造可以说是非常“糙”,所以说叶辉觉得这是一个失败的仿造品。

    叶辉倒不是要买这个鼻烟壶,只是对这造假手法比较感兴趣。

    也难怪叶辉不知道,这是一种新兴的造假方法,也可以说是高科技造假的典范。

    因为内画壶制作难度大,市场价格高,所以造假者开始运用高科技手段作伪。

    内画壶制作技巧高,所以造假者运用照相感光法,将放大的画面素描稿拍照,制成黑白底片,然后用明胶、重铬酸钾等混合剂,涂抹于鼻烟壶的内壁之上,再将素描稿的底片固定于鼻烟壶上,用强光照射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后,在鼻烟壶壁上形成素描稿的图像,再绘制、上色形成赝品。

    摊主也是上次出去旅游才接触到的这种造假手法。

    虽然说外壁做的比较糙,但是接连举办了几场“窜货场”光这鼻烟壶就卖出了好几个。

    这也是他还能坚持举办“窜货场”的原因,要不然那个“便便”卖不出去,租赁酒店会议室还要花钱,他没点收入怎么可能总是举办。

    叶辉思考的功夫,台上的几人已经陆续的鉴赏完了。

    一开始和叶辉开玩笑的那个小年轻没有回到自己一开始的位置上,而是坐到了叶辉的身边,和晏如意两人把叶辉夹在中间。

    “老哥好像有点疑惑,正好小弟我也有点不明白的地方,不知道能不能交流一下。”

    见叶辉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小年轻又不好意思的开口道:“我叫于乐,突然造访有些冒昧了。”

    叶辉也不知道要不要和这叫于乐的家伙交流了,要是两人交流一下肯定是不合规矩的。

    可能看出了叶辉的犹豫,于乐又接着说:“老哥不必介怀,这哪里是什么正规的‘窜货场’,说难听点就是赝品专场嘛!既然人家不守规矩我们还那么较真干什么。”

    这话说的就很有意思了,一开始叶辉以为剩下的三个人都是小白,没想到里面还有一个跟自己一样看“戏”的。

    既然都是明白人,叶辉也没藏拙,两人也不搭理台上摊主的话,小声在底下交流起来。

    摊主也知道自己举办的这个“窜货场”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只要不扰乱秩序,随底下人怎么弄。

    这个水晶内画鼻烟壶,起拍价是1万元,最终被那个想买挂袍大罐的家伙以1.3万元的价格买走。

    只不过看摊主那个架势还有点不太想卖给他,可能是打算一箭双雕把大罐卖给这个家伙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