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郑史官的笔杆功夫绝对过硬,这话说完还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他便将一卷文书递过来,“孟大人?”

    “这就写完了?”我有些诧异。

    “本没多少可发挥的余地,下官想着,也不必太过于招摇。”郑史官笑了一声。

    我翻了几页,觉得郑史官虽没写多少,只是酌情添了几句话、几个字,但意思却大大的变了。诛杀姜茂了吗?杀了,但是是姜茂伙同地方官谎报灾情哄抬粮价在先;坑杀近身侍者了吗?杀了,但亦是这些侍者对侧妃多次出言不逊,甚至还勾结朝臣,意图取太子而代之,祸乱大庆内政;至于购火/药,想要改善大庆的武器现状是真的,只是过程出了点岔子,炸了连平郡,太子心内懊悔,自请活身殉葬,以向天下人谢罪。

    这……是不是有点过了?

    寥寥数语便将一个狠戾无情的太子写成了内心柔软、以天下为担当的大义之人。我看了一眼郑史官,“圣上似乎说了写史要写实,不为成功者锦上添花,也不对失败者落井下石。”

    “大庆距我大夏已逾千年之久,你我都非当时之人,谁又能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呢?”郑史官苦口婆心,“所谓史,无非是说出来,有人信。如今下官不曾为成功者锦上添花,也不曾对失败者落井下石,句句件件都对得上正史野史,孟大人,你说怎么就不可以了?”

    郑史官说的很对,纵然我心里觉得再不妥,也不可否认他的确是说服我了。

    何况此时我也想借着戾太子来在圣上面前刷一刷好感,人有所为,便有所图。若成功刷下了好感,只怕郑史官也能借着这事再上一个台阶。

    当日宁公子所说,这些史官里,也就郑史官资历老些。

    郑史官十四就因才名入了兰台修史,一修这么些年过去了,顶头的换了一批又一批,就连后来的皇榜中后部的的褚史官也能与他平起平坐,他自然急着拔尖儿出头。

    “你说的有理。”我又翻了一遍,“只是这好龙阳……”

    “既有侧妃,又哪来的龙阳呢。”郑史官对我拱了拱手,“何况圣上素来不喜。”

    “还是照实了,不拘如何,圆回去罢。本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何况大庆上下权贵都以男风为上佳,这点是撇不过去的。”我将文卷合起来,递给郑史官,“大庆的已修了半部,从开国以来便有男倌宴客的习俗,到了戾太子身上半分没有,反倒过于刻意了

    “大人说的是。”郑史官想了想,接过文卷来,又添了几笔。

    我与他又细细讨论了半晌,从开国高祖到最后的哀帝,整理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来,再三核验以后,我压了章出去交给了胡中泽。如今我们的分工是这样的:郑史官打底稿,我校对核准,胡中泽与他带的两位史官负责最后一次核验与具体细节的填充。

    因为有了郑史官,所以我们这边的进度快了很多,胡中泽不敢放手给另外两位史官去做这件事,是故自己也忙的像个陀螺一样。我有些看不下去,“胡大人,其实你将这些放给他们去校准,最后自己把个关也就是了,何苦这样一字一句的斟酌。”

    胡中泽不抬头,“修史是大事,容不得半分纰漏。”

    我又看了一会儿,只觉得胡中泽也太不懂轻省了些,于是转身回了里间,与郑史官一同捋起了六国的史传。

    六国文字各有不同,修整起来要费些时力,只是今日大庆的已经弄完了,这部分倒也不赶时间。

    到了下值时,我破天荒的按点出了门,“胡大人,下官先回去了。”

    “嗯。”胡中泽依旧不抬头,灯火幽魅,我看了看他,很想告诉他我琢磨出来的为官之道。只是他与我本就是两种性子,便是我说了,他也只会觉得荒谬又无趣,所以还是作罢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