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大肃反(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允炆一个人。

    肃反行动持续了近两年,赶在皇明四十九年十一月底的人民代表会议前结束。

    朱允炆发了一旨明诏,向全天下百姓取得的胜利表示了祝贺。

    “朕要向你们祝贺,祝贺你们再一次取得了胜利,赢下了反对派阶级的挑战,获得了阶级斗争之捷,这两年,我们揪出了藏在人民群众中的贪官污吏,揪出了为富不仁欺压良善的奸商恶贾,我们澄清寰宇,再造天地,此功势必永留青史,势必千古传颂,人民万岁!”

    也恰是这一年,西北战区的张辅也给全国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莫斯科大公国、基辅大公国相继宣布向大明无条件投降,且先后签署条约宣布加入明联组织,并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向明联输送不低于一百万劳工,并自费修建本国内铁路。

    大明的兵锋开进了莫斯科!

    “向阿拉伯地区进军,向欧罗巴进军,向北非进军!”

    这道命令不仅仅传达给了总参谋府,也传达给了铁道部门,大明的兵锋打到哪里,铁路就必须修到哪里!

    书汉字、说汉语、习汉俗!

    这就是加入明联所必需要做的三件事。

    内有人民胜利,外有国家大捷,皇明四十九年的大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跳跃。

    人民的热情被催化到了极致。

    在这一基础上,大明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在北京东长安街大礼堂隆重开幕。

    而每一个进入礼堂的代表以及观礼的官员,都有了一个新发现。

    那便是穹顶之上,原本仅悬挂朱允炆一人的画像,如今又挂了一副。

    朱文圻的画像!

    没有定太子的诏书,没有册宝玺印的授予,但这副画像,却比那些加在一起都更有份量!

    “太子这个称呼太具有浓厚的旧王朝味道了,朕不喜你也别做。”

    对于自家父皇的安排,朱文圻自然不会有任何意义,而且他也确实不喜欢做太子。

    接班人这个称呼更好。

    因为这会让朱文圻更有一种自己能力、品德得到朱允炆肯定的一种自豪感。

    朱允炆践行了他的承诺,以明联皇帝和大明皇帝的身份,亲自向大会做了政务汇报,并在最后,交出了一份名单。

    “提名于谦为内阁首辅,提名杨溥为内阁次辅,提名郁昭、栾靖、陈芝为内阁学士,提请大会表决。”

    这也算是开历史的先河了。

    当然,朱允炆的提名毫无疑问得到了全票通过,在朱允炆目光鼓励下,于谦带着其余四人走上了台,向着大会深鞠一躬。

    “感谢人民对我们五人的信任,感谢人民对我们五人的期许。”

    于谦面向这浩荡荡的几百人,郑重宣誓:“我于谦以生命起誓,必将为国家之发展、人民之幸福而奋斗终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民在鼓掌,于谦几人背后的朱允炆一样在鼓掌,他不知道自己跨越了几百年走的这一步对不对,但有一点不容质疑,那就是相信人民一定不会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