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中国综合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物等特殊商品配送、小区跑腿、同城配、前置仓、快递员驿站、打印复印等内容。

    再往后写的就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了。连搬家、接送小孩、排队取号这种点子都出来了。

    每一个别出心裁的点子冒出来,都会引起哄笑。

    “很好,这些点子就很好。”齐年笑道,“我们今天就是在想别人所不想,挖掘别人挖掘不到的好点子。谁说快递员就只能送物品、送文件?以前没有外卖的时候,快递员从来都没有想过去送盒饭。你看现在外卖都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好的,继续说。一块白板不够,我们再写一块白板。”

    接下来参会的公司管理人员和被邀请来的老师们都提出了客户群体的看法。

    齐年也适时请深谙管理之道的老师给管理人员们讲解客户的概念。

    这个内容也是齐年在大学时代上管理课的时候首先学到的概念。

    一般而言,客户分成两类。第一类被叫作用户,他们是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第二类就是我们常说的客户,他们是花钱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人。例如使用pad上网课的学生就是pad这个产品的用户,而花钱购买pad的学生家长,才是pad这个产品的客户。客户对是否会为产品和服务付费拥有决定权,而用户则拥有决策的影响力。

    许多把这两个概念混淆的公司常常以用户群体来取代客户群体。最终等到产品和服务推出来的时候才发现,使用产品和服务的人不少,但是花钱的就不多了。

    这一个现象又衍生出初创公司容易犯的另一个毛病。

    “另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中国综合症’。不知道大家听过这个说法没有?我问一下各位,在世界范围内,一提到中国,人们会想到什么?”

    “五千年文明。”

    “传统文化。”

    “东方大国。”

    “长城。”

    ……

    “人口众多。”

    “对了,中国的一个特点是人口众多。”齐年说道,“很多人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调查就喜欢用一种思维。比如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如果一百个人里面有一个人用这种产品,市场容量就有一千万。如果我们在这个细分领域占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那也有一百万客户。一个客户一年消费一百块钱,那么我的年收入就是一个亿。这个计算没错吧?”

    众人一齐点头。

    “这个计算确实没错。连计算器都不用、连xcl表格都不用,就可以算得出我的年收入来。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一系列的算式中的每一步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一百个人里有一个人用你的产品?为什么你可以占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客户一年会消费一百块钱?这些人到底用户,还是真正付费得客户?你好好想一想这些问题之后,你还认为刚才的计算没错吗?”

    。

    <scrpt>();</scr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