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欧洲精选基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手中挥舞着几十上百亿美元,贺正诚没有听大家的意见,坚定的看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包括汽车行业,都不是夕阳行业,他甚至在米国收购福特汽车的股票。

    收购了富通资管公司只是一个开始,真正要在欧洲扎根,还是要赚钱的能力,贝莱德有阿拉丁系统,在外界看来,弘毅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依赖于弘毅研究院的能力。

    匡睿思,许晓年,许濮存等弘毅研究院三巨头在欧美也是声名鹊起,不仅高校,各种经济论坛,各种电视节目,还有各国朝廷都在邀请他们。

    这一次弘毅主推的是匡睿思教授,一直都是学校的教授,在弘毅兼职,匡教授有什么经济学理论贺正诚是不懂,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将是匡睿思教授的成名之路,在欧美展开大规模宣传,上电视做节目,给大国元首做顾问,配合他自己的专业能力,应该有很大概率拿下诺贝尔经济学奖吧。

    弘毅研究院带来的学术声誉和弘毅团队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征服欧洲的钥匙,贺正诚既然确定这两个行业没问题,当然要让自家的王牌基金出出风头。

    欧洲的投资逻辑和米国,国内市场不一样,贺正诚的优势本来就少,那当然要充分利用,大众汽车就不用了,弘毅刚刚从中套现,扣掉本金和分红,弘毅赚了35亿欧元。

    弘毅随后公布了退出大众集团收购,并且清空股票的消息,并没有公布具体的盈利状况,弘毅股票顿时大涨25%,超过22港元一股。因为大众集团此时的股价已经涨到800欧元一股了!

    接着弘毅又公布了入股奇梦达的计划,弘毅暴涨的股价又开始了回落,贺正诚完全不顾及三星李家的感受,在这个时间段内投资内存芯片企业,这是找死吗?

    弘毅的蜜汁操作给了香江投资者很大的迷惑,汽车,半导体,资产管理,真是什么行业不景气,你们就投资什么,这不是厕所里点灯—找屎吗?

    不管外界如何疑惑反对,反正弘毅是组建了来到欧洲后第一只基金,投资到汽车相关:戴姆勒奔驰,宝马和大陆集团(汽配),半导体相关:英飞凌,意法半导体,阿斯麦尔,ARM;其他如SAP,雀巢,LVMH集团,爱马仕,开云集团,欧莱雅,联合利华,空中客车,英美烟草,帝亚吉欧(啤酒),嘉士伯,阿迪达斯,银瑞达等等长期持有,还有一些可以短期持有的,如保险公司股票等……

    如果不出意外,这只长期存续的基金将会有非常恐怖的收益,十年后就算没有十倍,这些公司怎么也有五六倍的平均涨幅,其中LVMH的控股股东可是短暂的成为世界首富,这些公司几乎是欧洲最精华的那一批上市公司。其实还有人推荐(网络)博彩行业的股票,也会有很好的收益,但这并不符合弘毅的价值观。

    贺氏家族基金当然会投入重金支持弘毅资管公司这只欧洲精选基金,争取成为名单上所有企业的大股东,有机会就持有其超过5%以上的股份。那么10年后,弘毅在欧洲的影响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