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失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此时,四县即使谈不上谷积满仓,也是颇有富余,刘景自然眼馋不已,可惜双方乃是平级关系,他又不能撕破脸明抢,能够使用的手段不多,只能借了。

    要想真正解决粮食问题,区区数县,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零陵、桂阳二郡。

    刘景为了粮食问题殚精竭虑,苦恼不已的时候,一批又一批船队抵达酃县口岸,上面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他麾下士卒的家眷。刘瑍一家,也夹杂在他们中间。

    救命恩人一家到了,刘景就是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接待。

    刘景头戴高冠,身着官袍,当众之下,向刘瑍之母行大礼。

    刘瑍之母年届四旬,神情温婉,尚有风韵,开口温声道“仲达,你现在已是百里侯,怎么还不顾身份,行此大礼。”

    刘景礼毕,才起身笑道“面对长辈行礼,是晚辈的义务,何谈百里侯?就算异日在下为郡守、州牧,见到长辈,也依然如此。”

    身形峻拔,美若妇人的刘瑍在一旁忍不住连翻白眼。

    刘母瞥了儿子一言,忍不住叹气道“仲达才智杰出,志气又高,异日必会成为郡守、州牧。我儿若能有你一半心气……”

    刘瑍又白了刘景一眼,他们两个人就像两个极端,一个胸无大志,一个心怀大志,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后者呢?因此每次刘母见到刘景,刘瑍必然倒霉,往往数日都不得清宁。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刘景吟起《诗经·卫风·考槃》,这是一首赞美隐士的诗。“岂止文朗,其实我也颇为羡慕这样无忧无虑,清静自然的生活。只是天下大乱,百姓嗷嗷,终要为天下做点什么,方不负一身所学。”

    刘瑍听得眼皮直跳,刘景这是明着赞同,实则暗讽啊。

    刘母颔首道“仲达说得太对了,古人常有怀才而不得伸展的贤人,后人观史,无不叹息,有才而不伸,岂不更令人惋惜?文朗从小就特立独行,其志如此,我也劝说不得,只希望基儿日后能扬刘家之声,免得我魂归九泉之时,无颜去见刘氏列祖列宗。”

    刘母这番话的语气却是有些重了,或许是两度南迁的缘故,又或许是见到刘景成为百里侯,总之刘母一改平日作风,对刘瑍里露出了极大的失望之情。

    “母亲大人……”刘瑍、刘基兄弟同时色变,立刻伏跪地上。

    刘母面不改色的对刘景道“仲达,基儿今年已经年满十八岁,勉强能操持笔砚,不知你可否将他召入门下?”

    “母亲,这……”刘基不禁一怔,他从未想过现在就出仕,他再怎么说也是出身中原士族,区区县中小吏,他根本看不上,但母亲既然发话了,他自然也就不好再出言反对。

    刘景毫不犹豫道“这也是我的心愿。”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