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遗孀08(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是没货的。

    “太好了,三叔。”小孩的欢呼声传来。

    张二媳妇:她怕不是生了个傻的……

    兔肉好了,王娟装了一碗让张小凤两姐弟偷偷给张老大爷家送过去,如果动作太大,估计隔壁又要哭嚎一番。

    她就趁两姐弟不在家,把吊在阴凉处的肉收进空间,不然放外面一晚上会馊掉。

    那边的张老大爷家因为这碗红烧兔肉,各个都乐呵呵的。

    “这个大山媳妇是个可以深交的,有事你们可以多走动。”张老大爷吃了口肉,对几个儿媳妇说道。

    “知道了,爹。”就看一大碗肉的份上,她们也知道该怎么做。

    王娟洗碗,摆好筷子,两姐弟就带着碗回来了。

    接过碗一看,里面一碗青菜,正好,她没做青菜。

    三人落座,桌上摆着一篮子的煎饼,一碗红烧兔肉,一碗炒青菜。

    两姐弟觉得过年都没有吃的这么好过,吃的头都不抬。

    王娟也好不到哪里去,来了几天,就今天吃了点荤的,而且这俱身体已经好久没吃荤了。

    她不敢吃太饱,也控制着两个孩子的食量,长年吃不饱的肠胃,可不能一次性吃太饱,这样太伤肠胃了。

    把两姐弟赶去自己玩,顺便消消食。王娟趁着收拾碗筷的功夫,把剩下的一点兔肉跟玉米饼放进去空间明天做早餐。

    洗漱后,娘三准备睡了。

    一早,王娟就把昨天的剩菜热了,然后吃了就去上工,下的热在锅里。

    原身之前的工作是采摘队的,按收获量算工分,从一早开始到中午,然后下午两点半到五点。

    因为现在是夏天,太阳毒辣,所以在中午太阳最猛烈的时候,是不出工的,不然中暑就糟糕。

    这是王娟在原身丈夫过世后第一次上工,很多一起上工的人都过来问了好,她一律点头微笑回应。

    采摘的是金银花,是这里的一种特色作物,晒干后,品质好的一般都是送去上面的供销社里,一斤6毛的收。

    这种程度的劳作无论是原身还是王娟都适应很好,她手上动作飞快。

    等到中午下工的时候,王娟已经有大半篓金银花,一称,四斤多。一斤一个工分,王娟一个上午得到四个半工分。

    顺便跟队长说声,以后都上半天工,队长劝了几劝,见她态度坚决,只好同意。只是以后这一家三口,就一个劳力,还只上半天工,就怕到了年底,分的粮不够吃。

    王娟回来做了饭,简单的红薯稀饭,一小蝶咸菜。幸好姐弟两也不挑,照样吃的香甜。

    在张小凤两姐弟看来,今天这种才是正常餐食,昨晚的那种是过年过节吃吃的,天天吃,是神仙过的日子。

    嘱咐过两姐弟,王娟背上竹篓,就往镇上去。竹篓里装着那两活蹦乱跳的兔子,还有那些猪肉,而猪杂就放在空间里,等哪天需要再煮。

    也幸好空间里存放的物品能够长时间保持不变,但具体多久,她也不知道。

    现在国家禁止私下买卖交易,如果要买卖东西只能去供销社。当然,小规模小数量的自己以物换物是禁止不了的。

    王娟没打算把东西卖去供销社,更不打算随便就跟村里的人换了。这两个途径都价格低,而且解释不清楚来路。

    她目标是矿厂那边的宿舍群,现在大家都在家里,四周静悄悄的,王娟也不急,她背着竹篓,做出一副四处找人的样子。

    李大婶刚好出门倒水,结果就见到个女的背着竹篓一副找人的样子。李大婶看了看对方的穿着,旧衣服上打着好几个补丁,应该是农村里的,镇上的人不会穿这么多补丁的衣服。

    背篓里应该装着东西,因为她看到那个带子勒得紧紧的。

    难道……

    李大婶当机立断的喊住她,“妹子,你怎么这么晚才来?”

    王娟回头,见一个大婶兴高采烈的看着她,背着的背篓。

    好吧,这是第一个主顾上门了。

    “婶子,我忘记了你住哪里了,还想问人呢。”王娟顺着她的话题往下说。

    李大婶热情的拉着王娟进屋,隔壁的都好奇的探头问:“哟,这是村里的亲戚来了?”羡慕的看着王娟背上的竹篓。

    李大婶:“是啊,都好久没见了。”

    说着把门关上,杜绝一切可疑的眼光。

    “妹子,你这背篓里是什么东西?只要东西好,价格不是问题。”李大婶的儿子儿媳都是矿厂的小管理,每月的工资加起来有□□十块,相当不错了。

    王娟笑着逐一拿出背篓的东西,李大婶看到猪肉的时候已经惊喜不已,还以为是白面大米之类的细粮,没想到居然是更稀罕的肉。

    她已经打算回房拿钱了,结果被阻止了,“婶子不急,我这还有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