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周国的崛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领袖。这个时期正是大商王朝小乙统治末期,周人受到一个强大蛮族部落“薰育”的侵袭,打了几次惨烈的败仗,不得不丢掉了根据地,继续往东南迁移。

    在公亶父的带领下,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一个叫做“周原”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官吏,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

    到了大商武丁时期,周人的势力已经发展得非常强大,正式进入了大商的视线。

    公亶父也修行到了第四境,寿命绵长。他的执政持续了一百多年,保证了政策延续性,让周人越来越强大,并终于有力量建立诸侯国。

    从这个时期开始,他们自称“周人”,定国号为“周”,“周”的概念终于确定了下来。

    新生的周国得到了大商的认可,属于被大商册封、受大商保护、需要向大商进贡的方国。

    公亶父虽然实力强横,第四境已经算是凡俗的巅峰了,但终究不能长生,活了一百多岁已经是他的极限。

    他的统治横跨了大商的小乙、武丁、祖庚、祖甲时期,然后传位给了他的最小的儿子季历。

    为什么公亶父不传位给较大的儿子呢?因为他活得太久了……他的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只好带着人跑了,去更南边建立起了“吴国”。

    季历成为周国的统治者后,秉承古公遗道,治理周宗,发展农业,推行仁义,使周逐渐强盛,很多方国都开始渐渐依附于周国。

    在大商武乙统治末期,季历前往商都“殷”朝拜。因他屡立战功,武乙赐给季历土地30里、玉10车、马10匹。

    接着,季历征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伐燕京之戎(,失败两年后又伐余无之戎获胜。

    大丁四年,在大商王朝的支持下,季历利用机遇,率兵极力向东发展,歼灭了东邻的程国,打败了义渠等北方一带的戎人,征服了周围许多较小的戎狄部落。

    文丁因此封季历为“牧师”,还把自己的女儿太任嫁给季历。

    “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牧”在大商的制度下,属于非常高级的外臣了。

    季历还不满足,率兵又先后征伐始乎之戎、翳徒之戎,连战连胜。

    见周国的势力扩展太快,已经快要直接接触到大丁又不是昏庸之辈,当然不能无动于衷,就要求季历到商都来献捷朝贡。

    这个时候,周国的实力还远远不能和大商掰腕子,季历明知道可能下场不妙,也不敢违抗,只能前往丁也不小气,接受季历的朝贡后,封了季历为“西伯”,让周国成为大商西方的伯长,授予斧钺。

    伯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商把周国看成是大管家。至于授予斧钺,就是说周国在西方可以想揍谁就揍谁,帮大商管教小弟。

    这是非常高的殊荣了,成为西伯,意味着周国成为大丁虽然给了季历如此殊荣,却不让季历回国,一直将季历软禁到死。

    到这里,可以说,大商已经和周国结了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