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赚更多的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小土狗:“……”

    管事儿这话一出口,祁律就知道有门道儿了!

    方才管事儿一直占据上风,因为他们人多,势力大,还有钱,那是主导地位,而祁律相对被动的很,他身边只有一只看门狗,还是只小奶狗。

    但如今不一样,管事儿这么一开口,那便是自降格调,整个心理就不同了,已经从主动变为被动,静等着被祁律吊打套路。

    祁律笑了笑,心中得意,面上却毕恭毕敬,一副“我吃亏”的模样。

    祁律搓着掌心,道:“您也知道,咱们这地儿,他不盛产丹砂,旁的邑巴巴上贡丹砂,咱们却没有,而我这些丹砂原石,足够上贡一次的量,成色好、分量足,这可是稀罕的宝贝。”

    管事儿没有接话,但是眸子一直在动,确是这么回事儿。

    祁律又道:“不过既然咱们这般熟悉了,那我就开个公道价格,20万镈币,你把所有的丹砂原石搓堆儿拿走,如何?”

    “20万镈币?!”

    管事儿睁大了眼目,眼珠子险些直接脱框而出,瞪着祁律,道:“你穷疯了?!二十万镈钱!”

    春秋时期的钱币没有统一的度量,每个诸侯国,甚至每个邑都有自己的“规矩”。

    祁律初来乍到,也不太清楚这里的规矩,但是他曾经看过一个汉简记载,说是汉朝行军打仗的话,一个士兵,一个月的口粮大约等于三石三升,换算下来差不多九十斤粮食,也就是说一个士兵每天十二个馒头。

    虽然一天十二个馒头放在现代,简直就是“海量”,但要知道古代没有菜吃,平头百姓也吃不上肉,只能用粮食“扎筏子”,而且还要消耗热量来打仗,所以核算下来也不多。

    祁律要雇人去开矿,怎么也要找五十个人,核算起来,开矿一个月,至少需要150石粮食。

    在古代,一株等于100粒黍,战国时期的镈币是12铢,春秋时期的镈币应该大于战国时期,不准确的换算下来,一石大约600镈币的话,三石就是1800镈币。

    五十人开矿一个月需要9万镈币,这其中祁律还要挑选几个有经验的匠人,雇用价格肯定要比一般的下苦高。

    再加上这段历史记载太少,祁律也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总要给自己打一个余量,总不能亏本儿,于是干脆翻一翻,9万镈钱变成了18万镈钱。

    祁律又给他凑了个整数儿,这样也好算账,这才“狮子大开口”,要了20万镈钱的价格。

    说实在的,十几块丹砂,才要了20万镈钱,这其实等于贱卖了。

    但管事儿之所以这般吃惊,是因着他们的村子太小,不产盐,也没有铜,本就不富裕。

    一个平头百姓,一辈子恐怕也没见过20万镈钱。

    别说是平头百姓了,其实管事儿这般耀武扬威,他也没见过20万镈钱。

    春秋时期的镈钱,一枚大约35克,那么二十万的镈钱,就是7000千克,都能堆成山了!

    祁律笑道:“只是区区二十万镈币而已,这二十万,哪能入得你们君子家的眼呢?说实在的,我要价这么点儿,都怕寒碜了您!只不过我是个老实人,也不好做这坑人的买卖,是不是?”

    祁律这般说着,一面“哭穷”,还一面给管事儿戴高帽子,闹得管事儿也不好不应承,面子尴尬的道:“话倒是这么回事儿。”

    小土狗趴在一边,听祁律说卖“二十万镈钱”的时候,忍不住翻了翻眼睛,“汪汪!”的叫唤了两声。

    小土狗:“你把丹砂当成黄黍卖了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