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面复课之后,整个人的学习态度都不一样了,上周我还跟老李说,她这次周测成绩应该不错,但是也没想到能好到这程度。”

    高奋达想了想:“突然开窍这种事情,我倒是听说过,不过还是第一次见。”推了推旁边的张建国,“怎么样。”

    张国平提笔在苏林的卷子上改了改。

    高奋达愣了愣,有些惊讶:“真改错了?”眼神很快地在刘安堂身上溜了一下。刘安堂呷了一口茶,倒是老神在在的模样。

    像是没有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张国平点点头,一脸认真:“嗯,改错了。”说完,往苏林的总分上面又加了一分,变成了九十九分。

    高奋达愣住了。

    刘安堂低头肩膀耸动了下,端着自己的杯子回了座位。

    张国平把卷子往愣住的高奋达怀里一塞,人就站起来往李建国那边走,打算去听点有用的。

    ————————————————

    苏林周测卷子分数压过了一班最高分这事早读结束后就穿到了文科组,刚巧李珊珊和英语课代表抱着周末的卷子和周报过来了,张国芳和隔壁座位的童乐梅翻了下,把苏林的卷子先翻出来看了看,毕竟上周苏林的改变,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然后,双双看见了一张空白卷。

    张国芳and童乐梅:

    他们现在觉得,苏林的学习态度和学科价值观有点问题,亟需改正。

    对于老师办公室发生的事情,苏林一无所知,因为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所以她还陷在祭十二郎文那满篇的汝、吾、之、也、呜呼里头。

    八点钟,随着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响起,张国芳夹着课本和教案进了课室,不知道是不是苏林自己的错觉,感觉,刚刚被瞪了一眼。

    张国芳站在讲台上,他个子挺高的,有些瘦巴,神情是一如既往地严肃,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很有几分居高临下的感觉,他静静地环绕了整个课室一周,“上周让背的祭十二郎文,背了吗?”

    班上没有作声,他也不在意,低下头,看似平和,随意点了一个人:“苏林,背一下第八段来听听。”

    班上的人顿时有些同情地看向苏林,古诗词背诵这种东西吧,大多数时候是要靠嘴巴记忆的,嘴巴念的多了,念顺口了,自然就容易背了,所以,考试的时候,最讨厌就是那种给出下文,让你写上文的题型了,无他,和习惯相左。

    同理,第八段,对于像是祭十二郎文这种长篇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了,鬼知道他的第八段是什么呀。虽然被提背诵的是苏林,但是众人都忍不住自己心里默背了一下,有些实在背不出来的,干脆翻开课本,加深一下自己的记忆。

    苏林对这篇文章递增序列间隔一样的呜呼排序,印象有点深刻,第一个呜呼段落之后,隔了两段是第二个呜呼,再隔三段是第三个呜呼,她想了一下开口道,“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

    苏林越背越顺畅,背到最后一句“其不然呼”,闭上嘴巴,看向张国芳。她虽然语文作问写得不怎么样,但是基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就整篇文章而言,最出彩的是几个以呜呼开头的段落,感情真挚沉郁,读起来自然朗朗上口,至于这第八段,真的就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段落,一般怎么抽都抽不到它头上吧。

    张国芳没有什么表示,见苏林背完了,让她坐下,开始讲课,也没提下一个人背了,班上的人有些疑惑,这就,完了?

    只是他们的疑惑还没又被打消,那边苏林又被喊了起来。

    “你来归纳一下这篇文章的结构。”

    “解释一下作者在这一段中反复运用”

    林丹丹看着又被喊起来回答问题的苏林,右手手肘碰了碰李珊珊的左手手肘,小声道:“张老师这是吃了□□了,还是苏林怎么他了。”

    李珊珊偏了偏头,微微侧向林丹丹的耳朵,“我刚和潘小安去办公室交作业,张老师和童老师翻了下,一翻就翻到了苏林那张白卷。”

    林丹丹同情地看了苏林一眼:这是什么神仙运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