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蜂窝煤攻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时张某就撤兵如何?”

    “青州黄巾势大难敌,还请天和继续援手。”

    陶谦家在丹阳郡,他开始在郡县里任佐吏,后被茂才才去长安为官,跟着卢植混到战功才被送到徐州刺史位置上,他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把徐州置于张易羽翼之下,他就能高枕无忧,他的家族才可能慢慢做大。

    py交易,一拍即合,张易不再提什么北方鲜卑入寇之事,陶谦也不提借兵,东海郡以后就是镇北将军驻军之地。

    张易没有烧玻璃的技术,又需要大量的透镜,只能霸占住东海的水晶矿,五千士兵占据东海后,就开始实战训练。

    “一年后,你们正式成军,就叫镇北军,待遇和铁血营相同,不过我只要三千人,组成镇北军第一营,跟我去北方围剿鲜卑胡骑。现在你们以曲为单位,各自出击,抓捕一名青壮算两个人头功劳,妇孺算一个人头,老弱只能算半个人头,按月记功,军功排在三千名后的,就去煤矿指挥俘虏挖煤。勇士们,张开你们的獠牙吧。”

    三十万黄巾俘虏中,张易选出三万新兵,然后又筛选出现在的五千人,在其他新兵去烧窑,去建筑,去疏浚河道时,五千人都在高强度训练,充足的营养让他们每一个都变得熊腰虎背,整个人完全是脱胎换骨一样,在大汉,也就铁血营的战斗力能和他们相比。

    现在张易要正式成立镇北军,就得先让他们立功授勋,成为基层军官。在他们出征徐州后,荀攸带着教练团,已经在寿春大营招募两万年轻人,一年后将选出佼佼者,交给他们带领。

    出击命令下达后,这些人好像猛虎下山,十天不到,就有五百多青壮黄巾被他们抓来,随后就被铁血营押送到寿春。

    挖煤的工作很苦,在张易的公营煤矿上,这些黄巾却能吃饱饭,睡安稳觉,在他们身体适应后,立刻就放弃了逃跑的心思,开始给新来的矿工,传授新工具挖煤的技巧。

    带烟囱的新式煤炉一面世,就受到金陵人的欢迎,因为木炭价格飞涨,以前仅仅烧饭的费用,用蜂窝煤就可以烧一整天,而且蜂窝煤使用简单,干净卫生,因为有烟囱排出烟气,取暖的同时,还没有中毒的危险。

    为了配合蜂窝煤扩张,张易只垄断煤矿,却放开蜂窝煤生产,商人都是逐利的,蜂窝煤制作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很快成为新兴的产业,因为市场很大,而且本小利大,连没有产业的小家庭也参与进来。

    在这个没有棉花,更没有空调的时代,冬季屋里没有取暖,很难入睡。工匠的智慧是无穷的,因为砖头被大量应用,还有现成的高温炉膛出售,不仅各种各样的炉子出现,甚至连炕和壁炉都被发明出来。

    蜂窝煤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过年前,张易从徐州回到金陵,见到漂亮的三层小楼边上,都被加上一间烧炭房,只能哭笑不得。

    仅仅一年时间,寿春的煤矿上,就有了五万多矿工,随着蜂窝煤被普及,江东城市里,有了喝不完的开水,洗澡洗头就变成金陵民众日常的生活习惯。

    五万矿工只有一小半是镇北军自己抓的,一大半是曹操抓到的。

    曹操是青州刺史,是围剿青州黄巾的主将,可他只有一万兵马,根本无法和青州几十万黄巾决战,只能在边上慢慢蚕食,他开始抓到黄巾俘虏,都是用来屯田,抓到逃跑的俘虏都是砍头了事,一年下来,青州产出勉强够他人吃马嚼的。

    见到张易亲自去徐州抓俘虏后,终于发现商机,很快和扬州商人达成协议,青壮俘虏换粮食,不敢乱跑的老弱妇孺才留下屯田,让他省下更多的兵马作战,也就能抓到更多的俘虏。

    商人用这些俘虏从煤炭场换到煤炭,再运到会稽去,制作蜂窝煤换粮食,然后再运到青州换俘虏,产业链形成后,寿春煤矿产量猛增,会稽吴郡城市中,烧炭市场很快被蜂窝煤占领。

    时机成熟,张易让税务从事,把木炭税收提高了五倍,烧木炭成了赔本的买卖,乱砍滥伐树林的事情,很快得到遏制。

    受到蜂窝煤冲击的,不仅仅是扬州,随着淮水支流,蜂窝煤同样进入豫州和徐州。

    为了让更多商船进入徐州,陶谦组织人力拓宽河道,用运河把徐州的几个湖泊联系起来,会稽商船可以从内河一直开到东海郡,徐州不仅多了商品进入,他还根据扬州的税率,开始对经过徐州地盘的商船收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