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守株待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匹往前走,应该完全是靠马匹寻水的能力才摸过来,因为干渴,这些人嘴唇都干裂起皮,连马匹受到惊吓都不愿嘶叫,而且又是从侧风向过来的,这里杀戮的血腥味,根本传不到后路的鲜卑人那里。

    随后张易就带人穿上羊皮袄,往鲜卑人来路去迎接,另一半人收拾好鲜卑人马匹后,就在湖边休息。这些马匹都非常饥渴,根本无法嘶叫,即使看到陌生人接近,也没力气折腾,到了水边后,就开始喝水,也许是感激拉他去喝水的人,喝完水后,也没有乱跑,静静地站在河边休息。

    天气越来越冷,皮袄虽然很臭,却很暖和,而且有迷惑性,即使被他们先看见人影,也不会大惊小怪的。

    张易考虑到这些人是陆续过来的,特意分了班伏杀,结果也验正张易的猜测是正确的,从第一批人开始,过来的人就没有断过,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有鲜卑人冒过来,多的也不过百把人,少的只有十来人,间距远的上千米,近的只有数百米,而且都是蒙住脸,拉着马尾慢慢过来的。

    也许这是草原上传下的绝活,也确实管用,如果没有张易伏杀这个意外,这些人只要经过湖泊修整,就能最终回到草原。他们没有草,但是马背上都有黄豆和羊肉,只要下雪,就没有人能留住他们。

    汉骑摸清规律后,伏杀就简单多了,得手之后,尸体和马拉走,其他人继续埋伏,时辰一到就有休息过的人来换班,而且有鲜卑人送来的弓箭,根本不需近身就能解决。

    也不知道这些人事先躲在哪里,反正到这里时,都是那个方向过来的,整整六天,张易带着士兵至少伏击了六千多人,这些人全是一人双马,马背上都有大包裹,出了黄豆和弓箭,全是在雁门抢劫到的战利品,在回路被大火烧尽情况下,他们丢弃了人口,只想带着战利品回家。

    这么多天下来,因为没有草,也就不能生火,所有人都喝生水,鲜卑人带来的马,早就渴得瘦骨嶙峋,被喂了水和马背上的黄豆后,一时也无法恢复,都有气无力站在水边,这里地势低,至少能挡风。

    天气越发冷了,有时候半天都没有鲜卑人摸过来,张易估计他们还躲在什么地方,或者走其他方向离开了。

    “这种天气是要下雪了,没来的鲜卑人应该也在等下雪,我们等下雪就往回走,不能让他们缓过劲来。”

    又足足等了三天,终于下雪了,期间再没有遇到鲜卑人过来。好在鲜卑人只是缺水,他们带着的马匹背上,都有足够的黄豆,把马匹用绳子系在自己的马后,各人带着十来匹马往回走。

    张易没有往鲜卑人来路撤退,虽然是鹅毛大雪,回程却是顺风,而且前路是越来越亮,等积雪终于盖住灰烬后,整个草原白茫茫一片,哪里还看出有半点烧过火的痕迹。

    因为每人都有十来匹,根本没办法跑起来,只能缓慢前进,五天后,就看到雁门关雄伟的城门。

    关上的士兵很早就发现张易等人,大队人马出现,还是穿鲜卑人皮袄的,还没等张易到近前,关墙上已经站满了士兵。

    他们也觉得诧异,远处看人马很多,到了近处后,基本上是一人十马,还是排成长队过来的,即使到了关城附近,也没有异常举动,显然不具备威胁。

    得到警讯就上关城的臧昊忽然说:“是张易回来了,好家伙,不仅大火没烧到他们,还弄了这么多马回来。”

    张易见到臧昊后,听他先说了雁门郡的情况,才知道汉军此次大获全胜。

    草原大火,扬尘飞得很高,鲜卑人果然就丢弃劫掠的人口,开始往关外跑,可惜他们根本跑不掉,大火带来的高温,已经阻在他们回去的路上,而臧昊大军就在关墙缺口内等着他们,他们的留在外面的老弱家人在烟起之后,已经全跑进关内躲避,都被臧昊抓获。

    最后有四千多鲜卑人下马投降,他们前路被高温隔断,无水无草,人困马乏,根本不能再打了,再说他们抓获汉人也不会轻易杀掉,投降汉人也未必会杀他们,能活着显然比死战要好。

    至于张易堵住的人是杀进雁门郡深处的,他们逃出关时,灰烬已经冷却,自以为靠老马识途找到集结点的小湖,就可以逃出升天,结果自投死路,三三两两死在张易等人手里。

    算上鲜卑老弱,接近八千的俘虏如何处理,张易和臧昊产生严重分歧,臧昊想带进关内卖掉,张易却主张赶出关外放生。最终两人达成协议,鲜卑骑兵都放回去,只是只能穿着皮袄走路回去,他们的老弱可以留下,等开春后再离开,至于女人就不必走了,留在雁门关给守军做些缝补的生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