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迁都长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送葬大礼结束后,新皇帝登基的仪式立刻开始,还是王允主持,他先在百官面前,痛斥宦官吕常弄权,残害皇后和皇帝幼子,至于悍然行废立之事,直接一句带过,根本没有提刘辩的名号,然后就宣布刘玽接任新皇。

    张易跟着刘宏一起上台,张易单膝跪下,手托金盘,由宗正刘宏打开盒子,把玉玺交给刘玽。

    然后新皇在诏书上盖上第一道诏书,把在场的所有兄弟,都封了王位,封地都在青州,除了地盘小点,其他待遇都不错,新皇把所有姐妹也封为公主,封地同样在青州,何太后之子刘诘,被封为泰安王,封地就在泰山脚下,范围同样是一个庄园。

    因为少帝没有参加先帝葬礼,没有人提到刘辩,不仅被新皇没提,也被宗正忘了,相当于从族谱上除名。

    议程最后一项,是新皇宣布迁都长安,洛京被废为陪都。

    这是张易提议的,因为曹操,董卓两方都希望新皇去长安。

    带兵的三方做下的决定,就不是群臣可以阻挠的,最终采用自愿为原则,文武百官愿意去长安的,都会官升一级,愿意留守陪都的,由洛阳令曹操自行安排。

    张易既不去长安任职,也不留守洛阳,被新皇刘玽封为吴候,兼领骠骑将军,扬州封为吴候领地,徐州划入骠骑将军治下。

    张易不流血就压制纷争,当然不会白忙活,长安留给刘玽,洛京留给刘辩,自己当然要拿回扬州这个根据地。

    至于长安到底是刘玽的,还是董卓的?

    洛阳是何进的?还是曹操的?

    张易根本无意过问。

    张易大军压境,曹操能保留住实力和地盘,被刘玽封为洛阳令,是他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大权利。

    至于何进,也被大典遗忘,他应该还保留虎牢关中郎将的印信,但张易不会把虎牢关还给他,留他在洛阳和曹操慢慢掰手腕吧。

    大典结束,新皇刘玽带着大部分官员,跟着西凉骑兵去长安,虎牢关来的四营军士,护送所有皇子和公主,跟着宗正刘宏去青州。

    张让隐退,跟着张易回金陵养老。

    因为要举行送葬大典,宫中的宦官宫女大多数被带出来,大典结束后,除了大部分宦官回到洛京宫城里,没有一个宫女再回来,有孩子都被册封,全去青州。

    被质帝临幸过,却没有孩子的宫女,直接混在普通宫女里,被张让带往金陵,从新择嫁。本来王允还要甄别,被张易否决,直接让张让全部带走了。

    李儒和曹操虽然郁闷,却不敢多话,这个非常时期,两人都不愿节外生枝,因为张易的兵最多,不仅虎牢关的四营北军已经来到洛京郊外,何进手下的人马都站到张易身后。

    敢说话,能说话的官员,大典结束就随着刘玽去长安,等到长安的王允,听说张易不仅卷空洛京城的书籍典策,还带走六千多宫女,气得大骂:“这竖子留着洛京刘辩,让我们迁都长安,装着不偏不倚,其实就是要从中渔利。”

    带走宫女是真,卷走书籍典策却错怪张易。因为洛京宫城的典籍,原版被送到青州,由宗正掌管,洛京这里和长安各得一份抄录件。等太学生带着抄录件,回到长安城时,已经是三个月后的事情。

    这是这三个月里,太学生和鸿都门生的上万学子努力的结果。随后太学生去长安,鸿都门生去金陵,两个最高学府就这么解散了。

    因为张易带着铁血营就驻扎在校场里,洛京南门控制在坤字营手里,因此官员家人搬迁去长安,没有人敢来阻拦,愿意投机,留在洛京当官的,也没有人敢逼着他离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