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招商(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有企业,进驻d特别行政区,和a国的“金元外交”有些类似。唯一不同的是,李子丞拿出真金白银,却不会干涉进驻d特别行政区的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决策和经营。

    李子丞不缺钱,他也没指望自己投资的一百亿美元能够给他带来多少投资回报。他要的是税收。只要他的一百亿美元投资,每年能够给d特别行政区带来不少于十五亿美元的税收,就能维持d特别行政区的正常运转了。

    d特别行政区在成立之前,d国每年的财政收入是二十五亿美元。彭嘉骅在出售了北纬十八度线以北地区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之后,因为矿山资源开采的收入锐减,d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收入,从二十五亿美元骤降到十二亿美元。

    如果李子丞投资一百亿美元,引进一百家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进驻d特别行政区,每年能够产生不少于十五亿美元的税收,d特别行政区的人均gd就会翻一番。

    这是李子丞想要的,更是彭嘉骅想要的。彭嘉骅手里握着四千亿美元资金,可他为了他的儿子、孙子能够一直掌控d特别行政区,抠抠搜搜的不肯从四千亿美元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招商引资。

    可李子丞不是彭嘉骅,也不会像彭嘉骅一样,把钱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既然彭嘉骅不肯投资,李子丞只能自掏腰包招商引资。

    从效果看,李子丞的设想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李子丞在东北地区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等他离开东北地区的时候,他带走了一百份合作协议书。

    这一百份合作协议书,代表的是一百家东北地区国有企业。

    这一百家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从事矿山资源开采。从内心来讲,李子丞也想引进一些从事矿山资源开采的国有企业。

    只可惜,d特别行政区的矿产资源并不多,即便李子丞把从事矿山资源开采的国有企业引进d特别行政区,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没有从事矿山资源开采的国有企业进驻,那么若干年以后,d特别行政区的实体企业,应该不会面对因为资源枯竭而被迫转型的困境。七八中文~m.78zw.com/

    李子丞在东北地区履职三年,非常清楚当初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面临的是怎样的一种困境。

    若是不李子丞运用修仙手段,从ad国弄回一亿吨煤炭资源,一亿吨铁矿石资源,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根本不可能走出困境。

    后来,aho联邦独立之后,李子丞再次运用修仙手段,从yd国弄回一百亿吨煤炭资源,一百亿吨铁矿石资源,这才让受困多年的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就是从事矿山资源开采的国有企业,都必须要面临的一种困境。正所谓成也资源,败也资源。

    d特别行政区的矿产资源非常少,而李子丞引进的一百家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中,没有一家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李子丞有理由相信,d特别行政区永远不会遇到类似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那种困境。

    这不是说李子丞的眼光有多好,而是因为d特别行政区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