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打包人才天下第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生活,确实是让他向往的。

    说干就干,跟老兄弟们见见面,当时朱儁就带着三十多岁还刚因为自己被牵连罢官的朱皓跑到太原去了,朱皓那实力还是猛的,一下子就进了扬武军,再加上背景,实力都到位,个人战斗力强,军略过人,关羽给他的提拔也不吝啬,所以他如今在太原春风得意,怎么可能去豫章抢诸葛玄的太守呢?

    在鹿门书院提交的教师名单里看到诸葛玄,陈琛还是很好奇的,好奇就要去查,一查就明白了。

    这次的豫章太守是刘表举荐的,而随后袁术帐下雷薄过来夺了地盘,豫章本身就离袁术更近,诸葛玄吃了哑巴亏只能灰溜溜跑到荆州来,结果这一来刘表原本还挺看好他的,现在也不器重他了,只能在鹿门书院当个老师给家族孩子们上上课。

    这刘表,可真有趣。

    陈琛无奈,诸葛玄更多是一种辅助型人才,或者算是研究型的,他本来就不适合当一城之主,更何况还是啥亲信都没有的一城之主。

    圣人都说过,因材施教。

    那考察人才的实力自然也不能都是一样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自己不擅长的,诸葛玄这也是运气太差了。

    不过......

    想到这陈琛自然就心里有些嘀咕,这该不会真的有传言说诸葛亮其实是天煞孤星吧?

    3岁克老妈,8岁克老爸,十六克叔叔,真就把身边亲近的人都给克过一遍,好在诸葛瑾跑江东去,远离了诸葛亮,不然诸葛瑾会不会被克到?

    那看来等诸葛亮过来之后,自己不能收他当徒弟,应该给他丢去让荀攸和毛阶他们联合培养,然后一起放到贾诩那个老毒物手下跟司马懿一起当人型自走暖脚器,这样的话,不知道他们两个小家伙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来,这火花能不能把那每天都老神在在的老毒物给烧出个窟窿来。

    还有,算是不太尊重人的话。

    其实陈琛也很期待见一见庞统,以后有机会再见一见张松,看看这两个在三国时期丑得出名的人到底有多丑。

    庞统倒是可以跟着郭嘉学习看看,虽然郭嘉也就比他大个十岁不到。

    反正陈琛现实是看明白自己了。

    干啥啥都行。

    打包人才天下第一名。

    想想自己打包人才的手段,布局,安排和精力,啧啧啧,他就觉得自己很牛。

    这天下人或许会为了一两个人才而费尽心思,做出针对性的招揽计划,但是绝对没有人会跟自己一样,每次想要招揽人才的时候都是靠着各种奇妙的安排直接将大量人才直接打包带走,而且还因为发展得好总是能够遇到人才自己撞上来。

    此时刘备帐下是真的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即有着大量原本时空就会散发光彩的大小天才们,又有着发掘出来,接受到合适的教育之后成才的大量人才们,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才大多数都很年轻。

    至少刘备在未来二十年之内都不需要担心人才不够用的问题。

    而且像陈琛这家伙,还不满足于集团势力里这些半开发和未开发的人才们,还想方设法从外面坑蒙拐骗更多的人才天才加入己方势力。

    这和他当初为什么在太原的发展还没有完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着手建立太行书院的初心其实还是一致的。

    他要的其实不单单是哪个天才,哪个未来能够成为璀璨明星的高手。

    而是要一种氛围,一种才学德智的势力氛围,一旦能够成功培养出这种氛围,并且靠着大量的人才相互交流切磋巩固好这种氛围的话,那只要不出意外,刘备的人才,能绵延不绝,世世代代绵延福泽。

    “就按照他们要求的安排吧。”

    庞德公重新审视了一遍太行书院的名单,其实他何尝猜不到陈琛的心思呢,但是这种事情,其实是心照不宣的。

    如果当真刘备集团能够达到那种程度,可以直接将人才吸引留在那里的话,那这样的势力,必然是将来天命所归之处。

    哪怕他庞德公并不想沾染太多这世间争霸的是非因果,他也得考虑考虑家族,考虑考虑庞家的兴衰存亡。

    这也是一种投资罢了。

    而且这种模式的合作,也能够减轻刘表的怀疑。

    刘表此人,才华有,能力有,用人实力也有,单骑入荆州能够如今掌控住荆州,已经很说明他实力了。

    但是刘表其实,心胸并不宽广,庞德公拒绝出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所以他还要坐镇鹿门书院,鹿门书院暂时搬不得,否则他庞德公带着庞家跑去刘备那边,岂不是狠狠地打刘表的脸?

    “好,我这就去召集队伍。”

    庞山民接回了名单,他也是此次的带队老师,现在去通知这些入选的人,做好准备,两日后启程,而且这次启程所携带的护卫数量并不少,有着黄家的机巧侍,也有其他几个家族的特色侍卫,只要能够带着这些孩子和老师一直到中原地区就可以了,跨过袁术的地盘,先到颍川休整,再带着颍川的学子一同奔赴太原,届时上党会有人出城来接。

    对于这种学术交流,有着大量世家背书,其实受大势力袭击的可能性不大,他们需要提防的是四处隐蔽的山贼。

    而陈琛这个时候还在期待着荀彧的回信。

    他一直跟荀彧保持联系,就等着他有出仕的念头就拉到刘备这里来。

    前些日子的书信里,他似乎感觉到了荀彧出仕的念头,所以现在有些鼓动他来冀州任职,荀彧那要是来了,可就直接进入中央高层当个秘书长什么的,这种待遇可是极好的,毕竟会有陈琛、郭嘉、荀攸他们举荐,还有这太行书院一群从颍川书院过来的老教授们为他背书站台,刘备自然肯定会好好重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陈琛这次收到荀彧的回信,却感觉到荀彧似乎有些回绝之意?

    别吧,好兄弟,我们感情投资这么多了,你不会又跑到老曹那边去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