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安泉村反攻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素。

    孙立德有丰富的重步兵使用经验。

    重步兵的进攻只是个开始,冲阵的目的也不是制造杀伤,仅仅为了撞乱汉军的进攻队列。

    从村子中出发的成建制河内军轻步兵才是孙立德真正的杀器。

    汉军如同下山猛虎,势不可挡,战场上不断响起汉军将士的哀嚎。

    河内军的攻势之猛完全超出了汉军的想象。

    大意并不是汉军致败的唯一原因,汉军有兵力优势,如果能够和河内军解除接触,退后重整,完全可以挡下河内军的进攻。

    但是,汉军没有机会了,他们并没有留下预备队,在进攻中投入了全部兵力。

    没有预备队的掩护,败兵根本无法退下重整,汉军挡不住河内军的攻势。

    汉军指挥官的能力同样是汉军惨败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孙立德处在相同环境下,只会放弃前军,采用壮士断腕的手段尽可能带走更多士兵。

    汉军指挥官盲目的尝试重整军队,试图用号声恢复部队的秩序。

    从进攻号,变成集合号,再到最后的撤退号。

    并不是每一个将士都能在乱军中听清号令,不同的行为当然会在军中引发混乱。

    汉军的崩溃其实没有花费太长时间。

    河内军击溃了汉军之后紧跟其后,朝着大营杀了过去,根本没给汉军撤退重整的机会。

    刘峰早就得到了孙立德的命令,这一次的进攻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反攻,更是为了夺下汉军营地,救出被关押在大营中的河内军俘虏。

    根据战后清点战果,河内军的行动很成功,不仅救出了俘虏,还获取了大量马匹和粮食。

    这些马匹是汉军步兵用来机动的,此时便宜了孙立德。

    至于南村的汉军,下场更惨。

    被大火封住了退路,运气好的躲进了民房,躲过了大火,运气不好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烧死。

    村南大营包括马匹在内的全部物资都成为了孙立德的战利品。

    孙立德没有审问战俘,而是命令战俘押运物资起行,寻找其他据点。

    汉军指挥官很快就会把安泉村的战斗经过上报给冯雪峰。

    孙立德猜不透冯雪峰会做出什么反应,但是孙立德明白,安泉村的防御工事一定挡不住汉军的下一次攻击。

    经过这一战,整个安泉村的城防设施已经毁损,继续坚守已经失去了意义,孙立德需要把将士们带到守备更坚固的地方去。

    有了马匹,孙立德再次从军中挑选了一批擅长骑马的将士,充当部队的快马。

    部分快马被孙立德派会王城催促援兵,部分快马被孙立德派出打探军情。

    河内军很快到达了下一个据点,不同于安泉村,这个村庄地理位置并不重要,但却非常险峻。

    村庄位于一个小土丘上,只有两个进村通道。

    村子里可没有汉军主力,只有几个汉军快马,快马明显不是傻子,匆忙逃出村庄。

    孙立德命令将士进村,村口立着一块大石,石头上刻着“熔雪村”三个字。

    ωωω.χ~⒏~1zщ.còм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