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ICT产业报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看到庞学林,慕青青漂亮的脸蛋顿时露出了惊喜至极的表情。

    “庞大哥,你回来了?”

    庞学林笑着朝慕青青点了点头,有些奇怪道:“青青,你怎么在这里?”

    这时,一旁的陈文元得意道:“青青怎么不能在这里,她现在可是我的徒弟,倒是你小子,当初怎么说的?结果开学了就不见人影,要不是你在外面干得还不错,校长恐怕早就把你开除了。”

    庞学林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师傅,我旷课这么久还没开除我,不正是说明我做的事比学习更加重要吗?”

    “你就卖弄你的歪理吧!”

    陈文元瞪了庞学林一眼,看了下时间,说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回过家没?”

    庞学林指了指自己的背包道:“这不是刚下飞机就给您问好来了吗?”

    陈文元翻了个白眼,说道:“信你才怪。青青,时间差不多了,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吧。”

    “好嘞,师傅!”

    慕青青合上习题簿。

    陈文元起身道:“走,去你三叔三婶那儿吃面去,你小子,一走这么久,他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一直记挂着你呢……”

    庞学林有些赧然地摸了摸鼻子。

    算起来,庞学林已经有将近四五个月没回来了。

    这个时代通讯不便,家里虽然装了电话,但三叔三婶嫌电话费太贵了,每次打电话只敢打两分钟,而且一直数着到一分五十九秒才肯挂电话。

    这次回来,他打算在家里好好陪陪三叔三婶他们。

    跟着慕青青、陈文元来到店里,看到庞学林,三叔三婶他们又是一番惊喜。

    目前三叔三婶还有水娃已经搬进了庞学林买的那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相比于小辛坊艰苦的居住条件,兰城的生活对三叔三婶而言简直有如天堂。

    接下来的几天,庞学林除了给兰大的学生做了两场报告外,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关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写作上。

    不过写着写着,庞学林在里面注入的东西就多了起来。

    渐渐的,他的报告中,开始不局限于集成电路产业,而是对整个ICT行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比如庞学林直接预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计算机必将普及到千家万户,彼此之间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互联网。

    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大容量的光纤通讯网络,在政府机构、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以至普通家庭之间建成计算机联网。互联网的建成,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方式,加快科技交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享受影视娱乐、遥控医疗,实施远程教育,举行视频会议,实现网上购物,享受交互式电视等。

    此外,计算机的普及还将促进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形成所谓3A革命。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融合形成的信息通信网推动了经济的国际化。

    金融界组成的全球金融信息网使资金可以克服时差,在一昼夜间经全球流通而大大增值。

    跨国公司控制着很大部分的生产与国际贸易。

    同时,这种系统还扩展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事更富创造性的劳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将会为全球的政治经济结构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

    此外,庞学林还在报告中描述了计算机如何在各个行业快速普及,哪些公司会成为未来计算机产业标准的制定者,软件行业在未来计算机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需要多少的计算机工程师,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和盈利模式,超级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等等。

    甚至于,庞学林还在里面加入了移动互联网以及未来全数字化社会的一些内容。

    因此,一周以后,当庞学林将这份将近两万字的报告拍在许柏青面前时,许柏青整整看了两个多小时,才忍不住摘下老花镜,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以前庞学林在许柏青心中地位虽然很高,但许柏青还是将他看成一个天赋极佳,又有着自己个性的年轻人,未来极具发展潜力。

    但庞学林给出的这篇关于ICT产业的报告,却打破了许柏青心中对这个年轻人的认知。

    通过这份报告,许柏青甚至隐隐感觉到,庞学林的眼睛穿透了浓浓的历史迷雾,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基于当下的技术发展分析,许柏青甚至没办法否定庞学林在这篇报告中所提出的种种看似异想天开的畅想。

    “小庞,这些都是你独立思考得出来的?”

    庞学林笑着说道:“许校长,写着写着就想多了,这份报告没问题吧?”

    许柏青连忙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问题,过两天我部里开会,正好把这份报告递交上去,你啊你,有时候真不知道你这脑子怎么长的。”

    庞学林嘿嘿一笑,也不多话。

    ……

    接下来的日子里,庞学林开始安安心心宅在家里。

    许柏青带着那份报告去了北京,不过一直没传回什么消息。

    倒是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正式播放了对庞学林的专访。

    庞学林这个名字,正式通过央视传遍了全国。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天才少年,发明了一种叫做中国视听光碟的影碟机,行销香江,创造了八千万的财富。

    而实质上,这个时候,星环CVD在香江的总销量正式突破十万台,总销售额超过了六个亿。

    其中属于星环科技的净利润,达到了3.5亿。

    而这笔钱,也在庞学林的遥控指挥下,被投入到了香江的股市中。

    到十二月底的时候,庞学林名下的财富,已经突破了十亿港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