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过稿《自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最后在深空通信领域,中微子通信在时延上不会有什么显著贡献,但是能在通信效率有极大改善。

    这几项技术,可以说每一项往后发展,都足以改变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但是,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个问题。

    那就是每一个方向,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科研经费去研究。

    而这一点,却不是庞学林所能决定的。

    庞学林虽然在数学界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但是在其他领域,他依旧是个小萌新。

    国家也不可能因为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轻易改变在其他产业上的技术布局。

    别的不说,规模已经达到三千亿的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你一个数学界的大佬,让人家把在硅基芯片领域的巨额投资转向碳基芯片,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

    最多看在庞学林的面子上,给个三五千万做一下前期研究。

    此外,学术界也是讲山头的。

    如果放在90年代,中国每年出不了几篇cns级别论文的时候,以庞学林的学术成就,确实可以说服国家高层领导,决定国家整体技术投入格局。

    但是现在,中国每年的cns论文早已破百的情况下,哪位大佬不是手握几篇重量级论文的。

    有些还是国际顶级的学术带头人。

    这些人可不是庞学林所能左右得了的。

    因此,说到底,还是得以实力说话。

    只有让国家意识到碳纳米管、石墨烯、中微子通信这几大领域真的存在突破性进展的希望,才有可能得到巨额的投资。

    只是这个问题,就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了。

    别的不说,单单投稿给自然的《高纯度碳纳米管的表征与制备》那篇论文,到现在都还没收到任何回复。

    庞学林正想着要不要通过熟人联系《自然》主编询问一下审稿进度,moss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庞教授,您以在线方式在 submit投稿的论文已经过审了。”

    庞学林微微一愣,计算机上的页面,自动跳到了在线投稿的页面。

    上面有一封回执邮件。

    尊敬的庞教授,

    您好!

    您投稿的《高纯度碳纳米管的表征与制备》论文已经通过审核,即日起将以在线形势在nature online上发表,并在下周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上,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此我向您和您的团队表示祝贺。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冒昧地问一下,您是江城大学数学系的庞学林教授吗?

    祝诸事顺遂。

    《自然》杂志编辑部主编:卡尔·齐梅力斯

    庞学林看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不由得为之一愣,笑了起来,回复道:“是我!”

    接着,庞学林拿起手机,拨通了李长青的电话。

    很快,电话被接起:“庞教授,怎么了?”

    庞学林微笑道:“长青教授,我刚刚收到回复,《自然》那边过稿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