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苏家娘子与苏家绸缎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ot; target="_blank">https://www.x</a>

    ......

    ......

    许久之后,三人步至御街中段官巷一带,苏婉停在一间绸缎铺门口。

    丫鬟银黄指着道:“诺,就是这儿了。”

    赵诵早就听闻这御街中段官巷一带,是丝纺业多为亦工亦商的作坊带,没想到今日有幸观之,倒想见识这里的一切。

    “小主人,你怎么来了,这位是?”中年人注意到身侧的年轻男子,眯着眼睛凝视赵诵,见是自家小主人带过来的忙问道。

    苏婉当即介绍开来,“李掌柜,这就是我昨日所说的诵哥儿了。”

    李青面色如旧,虽听小主人说起那鞋,但李青五岁学制鞋,制鞋四十载,普天之下什么鞋都见过,也制作过,那临安大内这几年的采办也都经过苏家的,苏家这几年已经和皇宫大内牵扯上了,成了临安城内数一数二的富户之一。

    这时又见面前此人十分年轻,二十出头的样子,面目俊朗,不过穿着打扮就是一个普通人家,行为举止看上去不似普通人家。

    李青料定似这等人物一定是某个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哥儿,不过他虽然见过不普通的鞋子,但李青走南闯北,自诩吃过的海盐要比对方多很多。

    更何况他是这间绸缎庄的掌柜,同时也掌管苏家在官巷一带的绸缎布匹以及皮革作坊,背靠苏家这棵大树好乘凉,所以脸上隐约有些不屑,但对小主人却是恭敬万分,于是对赵诵只是象征性拱手。

    赵诵觉得这李青似乎对他有些成见,但眼下生意要紧,还是先行拱手,“见过李掌柜。”

    苏婉很清楚李掌柜的脾性,昨日她去和李掌柜叙说,只是言语描述,旁人若是没有见过那鞋,定然也不会这般称奇,所以苏婉目光朝着赵诵看来。

    赵诵很会察言观色,若让人信服,必须拿出实物,所以他早早就准备好了椰子鞋,只等拿给对方看。

    在苏婉和李掌柜的注视下,赵诵拿下身后那个包袱,缓缓解开了包袱。

    登时鞋子展现在二人面前,李青不屑的目光看去,这一看之下,那立马那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

    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这种鞋子,而且奇形怪状,十分古怪。

    李青道:“可以给我看看么?”

    赵诵拿给李青,李青拿在其中,爱不释手。

    仔细端详每一处,李青啧啧称赞。

    “老朽从未见过这样的鞋子,这定然是出自某位能工巧匠之手,不,是鬼斧神工之手。”略微激动过后,李青又道,“这东西有价无市吧。”

    “李掌柜果然识货,这东西是我从海外得来的,不过这制鞋的材料却有些难得到,就这鞋底所用的橡胶,恐怕要远渡海外去寻找,而且还不一定找得到。”

    赵诵清楚,中国古代没有橡胶。中国种植橡胶的历史至今才100年,而且橡胶树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若真的让赵诵去找,虽说可以派海船出海寻找,但那不切实际,而且海外凶险万分。

    “无妨,就算不能一模一样,但能神似一二,也势必会在临安城内会掀起波涛。”

    苏婉清楚虽然赵诵没有把鞋子卖给她,也没有把制鞋的方法给她。

    不过就算她买到了鞋子,苏家的能工巧匠也决计做不出来,也只是模仿个大概,最多在鞋子的花纹上改变一二。

    而且眼下她用一纸字据与赵诵合作,她占了七分利,对方也才三分利,已经很过分了。

    “无妨,就当试试罢。”苏婉苦笑道。

    “小主人说的是。”作为工匠,李青真可以称的上是能工巧匠了,他制作的鞋子除了经济实用外,更是美观大方。

    赵诵故作无奈:“这双鞋是祖上传下来的,其中有很多工艺都失传了,我只知一二,可能真的帮不上你们。”

    “无妨。有就够了。”

    “我今日不是空手而来的,早有准备。”赵诵说着的时候,从袖口掏出一些纸来。

    赵诵将图纸摊开,苏婉和李青围了上来。

    李青看着那异于常人所画的画,有些新奇,特别是那画笔的痕迹很细的一条线,这是用什么毛笔画的,不对,寻常毛笔根本就画不出来这么细的横条。

    苏婉疑惑不解,这画跟她看到过的画不一样,想起昨日赵诵的字,苏婉仍然想不明白。

    “这画我先拿去斟酌了。”李青拿着画仔细端详起来。

    虽然跟一般画作不一样,但李青一眼就看明白了,不过还有许多细节处还要和那赵诵探讨一下。

    李青不耻下问,赵诵一一解答,说可以用哪些材料代替,还拿出一只鞋子给对方。

    李青收下鞋子,顿感惭愧,“哎,疏忽了,这制鞋老朽乃是能手,但天下之大,总有能工巧匠,鬼斧神工,不是老朽可以窥探的。”

    赵诵没说什么。

    李青恭敬看着赵诵,转身看着苏婉,苏婉看到李青的神色立马明白了。

    赵诵见李青与苏婉拿着图和一只鞋入内,也就在苏家其他下人的带领下参详店内的商货。

    ……

    ......

    柜台后面。

    李青忙道:“小主人,你看,这鞋帮可以用桐油或者是蜡浸泡,又或者按照诵哥儿说的,用鱼胶饵。又或者先把布条剪成脚掌形状,然后涂上一层鱼胶饵,再在上面放一层布条,再涂鱼胶饵,这样循环下去,直至到达足够的厚度。等到鞋底风干之后,再涂鱼胶饵,一直涂到跟那双鞋的鞋底厚度一样。”

    苏婉听了李青的话,一直在思索。

    “不过鱼胶饵制作太复杂了,用在鞋帮上,寻常百姓用不到,但是达官贵人到时候必定趋之若鹜。”苏婉道,“世人皆言:家有钱本,多是停塌(意指同积)、解质(意指放贷),舟舡往来兴贩,岂肯闲著钱买金在家顿放?因此,苏家才成为临安城内大户。”

    “是的,小主人,这件事情就交给老朽去做了。”

    “此事乃是机密,切勿让旁人知晓。”

    “是。”李青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自家小主人。

    “对了,李掌柜,香料到泉州港了没?”

    “还在路上,应该很快就可以运到泉州了。”

    “很好,这一次就看能不能堵上他们的嘴了。”苏婉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