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宋谋生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买了来。”

    少女从来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鞋子,方才一瞥,见鞋底不是木头,也不是布靴的千层布纳起来的,更不像动物的皮革,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材质。

    “你家是开履铺的,真是的,我想到哪里去了……”

    赵诵哭笑不得,很是抱歉,猛然间忽然注意到一个问题,若能生产这种鞋,那他在宋朝不就有一个好生计了么?

    不过他不知道怎么制鞋,也没有创业的资金,没有人脉,对这个时代也不了解,单枪匹马难以开展下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未来一切是建立在经济条件之上的!

    或许面前这少女或许就是一个突破口!

    “可是这鞋我真的不能卖!”赵诵很为难地看着少女,心中则在计算。

    “你要多少钱?”

    赵诵看着少女道:“我不要钱,这不是钱的问题!”

    少女古怪地看了赵诵一眼,心想这世道还有不要钱的,难道真是个傻书生。

    可今日这鞋,她势在必得,就算出再多钱也要拿下。

    少女看着赵诵,忽生一计,胸有成竹,“我想看看你的鞋子。”

    赵诵很快就脱掉了自己的椰子,露出白色棉袜。

    少女接过鞋子,原本打算拿着鞋子就跑的,但此刻却注意到了赵诵脚上的白色袜子,好奇道:“你这袜是什么材质的?”

    赵诵心道,要把袜子脱下来给对方瞧瞧?

    咦,这重口味的。

    “白叠子。”

    “白叠子?这不是花么?”

    少女没有见过将白叠子做成袜子的,光是见到这双鞋,就让她不可思议了,更何况是用白叠子纺织成的袜子,少女觉得此人身上一定还有其他行当,是以打算继续观详一二。

    少女看着鞋子,赵诵踮起一只脚靠在墙上。

    积善坊外,少女问了赵诵一大堆的问题。

    赵诵都有些感觉支撑不下去了,那道墙太冰寒了,而且看现在的样子,赵诵就好像正被一个女子“壁咚”一样。

    赵诵回答的一大堆名词,少女怔然,几乎都听不明白。

    “什么是聚酯纤维?”

    “什么是橡胶?”

    “…….”

    赵诵也不好解释,因为根本跟古人解释不清楚,也就开始胡诌起来。

    “…….”少女点点头,似乎听懂了,又似乎听不懂,很是茫然。

    少女忽道:“这鞋我不要了,你能告诉我这鞋的制法么?”

    “这.......”赵诵有些为难,其实他不知道,他就只知道这鞋底的橡胶是怎么来的,至于做鞋子,他不会,他又不是莆田人。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要不,立千照,此法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少女征求赵诵的意见,问道。

    “千照?”千照之法,赵诵听过,也就是宋朝的契约,赵诵摇摇头,“千照之法太麻烦,还要去官府,我觉得不妨立个字据,若能以此生计,铺开销路,日后你我平分利益,或者是我四你六。”

    “不行,我七你三!”少女执拗道。

    “也行!”赵诵没想到这妹子这么财迷,没多想就也就答应了,毕竟他不会制鞋,而且三分的利润也不少了,再说他不出钱,只出专利而已,也能躺着赚钱了。

    少女听到满意的答案,点点头。

    “阿嚏——”赵诵靠在墙上,背脊都冻僵了,那一只脚还光着,于是道,“小娘子,你能把鞋子先还我么。”

    少女连是歉意,立马把鞋子还给赵诵。

    “为免夜长梦多,现在就立个字据!”

    少女迈入那扇黑漆木门,不多时,就拿了两张上好的澄心堂纸,那纸上写满了各种条、项,赵诵大抵浏览了一下,少女的字很好,小字正楷,看了条项之后,很是满意。

    少女狐疑道:“就不怕我作假,诓你么?”

    “无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你这算是好的了。”赵诵随即用毛笔在两张纸上签上了自己大名。

    “你这字真的是……不敢恭维啊!”少女目光注视这赵诵,这赵诵看上去也就二十岁年纪,剑眉星目,唇红齿白的,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可这字实在是登不上大雅之堂,歪歪扭扭地似蚓虫,也不知道会不会把家里的先生气死,想着少女就咯咯笑了起来。

    “小娘子在笑什么?”

    “没,没什么。”

    少女收住笑声,收了字据后,给了赵诵一张,又自留一张,吹了吹墨迹,揣进衣兜。

    就在此时,来了一少女,穿着绿色袄子,看那样式应是这少女的女婢,婢女见到小主人,忙道:“小娘子,家里出事情了!”

    “银黄,怎么了?是我爹爹么?”

    女婢银黄点点头,见面前的赵诵,问道:“小娘子,这人是谁?”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少女淡淡道:“苏家的一个顾客。”然后对赵诵道,“今日有事就不打扰了,明日正午在此等候。”说完少女匆匆和丫鬟走了。

    赵诵注视那道身影从巷口离开。

    等回过神来后,赵诵神情有些恍惚,目光注视娟丽楷体小字上。

    “苏婉——”。

    赵诵念了好几遍,忽觉老脸一红。

    好一个清新脱俗的小……

    不过赵诵也就是想想罢了,他首要之事就是解决生计,不过如今已有一半机会,就算最终不能如法炮制椰子,他脑袋瓜瓤内还有其他东西,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所没有了。

    凝视许久,赵诵收回目光,无其他事,当即返回王安家。

    ......

    此时王安正在屋内,见赵诵不见踪迹,以为赵诵业已离开,正打算关门,忽见一张熟悉的脸蛋从门框外挤了进来,呼吸急促,那脸蛋还是红扑扑的。

    “啊,赵大哥,你来了啊……”王安失声惊叫,思绪这才收回。

    赵诵道:“不好意思,方才出去会。”

    “没事儿,只是赵大哥是打算继续住在这里,还是?”

    “这…….”

    赵诵支吾起来,随即一想,这王安莫不是要赶他走,不过赵诵很快想清这一层,毕竟在人家屋檐下。

    只是他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有许多东西都和后世记载的有些出入,虽然才和那开鞋店的少女立了个字据,但毕竟还没有赚钱,养活不了自己。

    所以还得厚着脸皮在这里住下,只是不好在面皮上表现出来。

    “北地兵荒马乱的,赵大哥儿好不容易逃了出来,我怎么......”

    王安想起他亡故的双亲,他们去大理国经商,蒙古灭大理时,碰到南下的蒙古人,然后父母死在蒙古人的马蹄下,而他也差点死了。

    若不是赵叔救了他,他也死了,只是返回临安想要报答赵叔救命之恩之时,对方就得了病,卧病不起。

    这几年也只能一边照顾赵叔,一边打理生意,不过赵叔还是走了,不过好在赵叔生前还留下一子。

    王安想要报仇,今天他出门就是去清点父母留下的家产、田产以及地契,而且已经卖掉了大部分,至于这间屋子他打算留给赵叔的儿子,卖房子、田产剩下的钱也都给了赵叔的儿子。

    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打算明日去投军。

    正好那远在荆湖的吕文德吕将军正是自己的远房表舅!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去荆湖,杀鞑子!

    “赵大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吧!”王安脱口而出,神情很是坚毅,眼神朝向远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此时屋内有些黑,赵诵没有注意到王安的表情。

    他今天脑子里还在想积善坊外见到的那名少女以及字据一事。

    听到王安这么说,也就高兴地点头。

    赵诵道:“多谢安哥儿了,只是要叨扰你一阵了,等我找了住的地方,再搬走。”

    “没事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