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医者父母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边疆地区天寒地冻,董魁踏千山万水来求医。董魁想问,先生高德大义,为何将董某拒之门外?董魁只求先生救一人,先生为何不去?先生的家仆,说我董魁凶戾煞气太重,不愿救人助纣为虐。可,董魁想问,难道南下异族就不该杀?难道我柳城百姓就该死于屠刀之下吗?”

    话音如雷,声音远扬。

    有一个算一个,所有人都被震惊到呆傻。如此战绩,震骇无数人,却也让太多人,去开始怀疑真假。

    “你所言当真?真以一城之力杀敌一万三?”黄家那个中年人,他情不自禁上前抓住董魁的双手,满是激动的问道。

    董魁扬声在说道:“今冬大雪第二天,我令全城百姓以沙土浇水之法,巩固残破城墙。堵死城门,柳城男女老幼两万一千余人,把命交给董魁。血战二十日,百姓死伤一万七,杀敌一万三。至今为止,那三万具骸骨和尸体,就在柳城内外的雪地里躺着呢。”

    话语至此,董魁看向张仲景,近乎是哀求的说道:“张先生,我只求您前去救一人。我边疆百姓命贱,年年遭受战乱兵灾。您尊贵,我只求您前去救一人即可。此人乃是我军需重官,管着柳城的吃喝建设,军需调用。若是没他,我柳城残存四千人,怕是要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董某第二问,能救而不救,若是我柳城四千人尽死,这笔孽债因果,张先生您是不是也要负一份责任呢?张先生,您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敢问张先生,救一人即是救数千,此人值不值得去救?让数千人活下去,这是不是积德行善?”

    “没错,我们都是杀人见过血的凶徒,身上都背着人命孽债,可我们却是为国杀敌,保境安民。难道,这也是错了吗?”

    “董某认为,凡是我炎黄子系所踏之地,皆是我华夏领土。锦绣山河,理应寸土不让。敢问张先生,这句话,对还会不对?”

    “董某无心欺瞒,明年,董魁仍会死守边疆,杀更多的人。只要我活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绝不退让半分。”

    话语至此,董魁瞧见张府门前,有一块立起的岩石。

    董魁见此,立刻从马背上抽出丈八蛇矛透甲枪。

    一枪在手,煞气逼人,众人进退。

    董魁一招削平岩石侧面,像张仲景说道:“董某来时匆忙,没带钱。自认字迹还算尚可,腹中也有二两墨水,现今以一副对联暂且算作出诊订金,先生若去,诊金自会补上。董魁在此只问先生一句,这出诊订金,您收不收?”

    万众数目,张仲景深吸气,心中有些苦涩。

    在他的理念中,是天下共荣,是天下大同。是兵戈息止,也是众生平等!

    他行医治病,是为救人。

    而不是为了,救一帮凶徒,去屠杀别人。

    此刻,所有人都在看着张仲景。

    张仲景,心中苦涩,闭上眼,点了点头。

    点头之后,董魁以丈八蛇矛为笔,在石面上书写心中所想。

    “好字。”

    “漂亮。”

    “好一副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千钧重,大气刚猛的字。”

    南阳,多才子。

    此刻,有太多人为之惊艳,纷纷叫好。

    在石屑纷飞中,董魁持枪而立。

    张仲景听见众人的叫好,他不由睁开眼去看,一望之下,顿时就愣了。只见那石面上写着的是一副对联;

    上联:但愿世间无疾苦。

    下联:宁可架上药生尘。

    横批:医者父母心。

    别人看正楷字,张仲景则是看联。这种从未见过的文学载体格式,以及新体文字,给了他极大的震撼。这对联的内涵寓意,让他心神荡漾,眼角有晶莹。

    董魁在此刻抱拳说道:“订金以收,还请先生立即移步辽西郡。无需准备快马车架,只需带上医药即可。先生无需觉得愧疚,先生高德大义,乃是医者,救人即是行善。无需去管救人之后,别人是恶是善。医者父母心,众生平等,万物一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先生只当儿大不由娘,儿孙自有儿孙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