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分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会留任何隐患在府中。

    因此,心有不情愿,在闻知昌国公有分家的打算后,庶子和他们的姨娘都安安静静地待在自个院里,没有在府中兴风作浪,免得昌国公生怒,分家时区别对待。

    “昌国公这样做挺好的。这门户大,子嗣繁茂,都生活在一个大宅子里,难免出现争斗,出现腌臜事,何况树大分叉,儿大分家这是常理,早分家早省去麻烦,这样兄弟间的关系日后或许还会好点。”

    不在一起过日子,就少了利益冲突,兄弟间相处也就自然些,最重要的一点是少了后宅妇人间的阴私算计。

    “果断利索,很好!”

    叶夏嘴角噙笑:“往后国公府中就昌国公和昭儿还有你三个主子,日子肯定清净得很。”

    “这倒是,但府里太过清静也不好。”

    宋瑞宁随口说了句。

    “是吗?那你和昭儿多努力些,争取早日生个小宝贝出来,这样昌国公府自然而然会热闹起来。”

    宋瑞宁羞红脸:“娘!”

    “害羞了?”

    叶夏问。

    “娘还说,宁宁不理你啦!”

    宋瑞宁作势要把自己的手从叶夏臂弯中抽离,却被叶夏轻拍拍手背,语带宠溺说:“你这都成亲了,没必要觉得不好意思,一切顺其自然就好,若不想现在生,那就再等几年。”

    “那我要是一直不想生宝宝呢?”

    宋瑞宁眨巴着乌亮的眼睛问。

    叶夏笑:“那咱就不生。”

    宋瑞宁立马笑靥如花:“娘真好!宁宁最最最喜欢娘啦!”

    既然有分家的打算,且风声已在府中传开,昌国公自然没有拖拉。约莫过去半个来月,昌国公召集所有儿子到正堂,拿着事先定好的分家明细,

    张嘴就把府中的家产和现银说出,在他打算三七分时,其中直接提出府中只留五成家业即可。另外五成,两成给秦明秦时对半分,

    剩下三成,几位庶兄弟均分。尚未娶亲的兄弟尚未出嫁的妹妹要用到的婚嫁银子,从公库中先一步划出。一听到秦昭的分法,秦明兄弟和昌国公的几个庶子,无不面露惊讶,随之是满目感动。

    本来三七分比之律法上的二八分就多了一成,现如今公府下任接班人却开口是五五分,这是把自己应得的利益让出来给他们这些兄弟,

    怎能不叫人心生动容?秦昭是真不在乎府中的家业,他有私库,里面的东西都是他自个的,有皇上赏赐的,有叶夏之前每年给的,

    有他和宋枫彦哥俩暗中做生意赚的,除过这些,另有叶夏每年从“唯夏”中给出的分红。没错,叶夏把唯夏做成了股份制,

    之前除过给永康帝的,除过用作教育和研发的,留给自家的那点股份,她不偏不倚,分成四份,宋枫彦三兄妹一人一份,秦昭这个义子一份。所以,秦昭是真不缺银子,哪怕后面要奉养昌国公送往庄子上的几个姨娘,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昌国公府分家,具体是怎么分家的,一经传出,不乏有人说秦昭是傻子,自损利益,就没见过比秦昭更傻的。

    当然,同有不少人说秦昭心胸宽阔,至纯至善,对兄弟有情有义,为了分出府的兄弟能日子好过点,主动退让自身利益,

    总之,无论他人说什么,昌国公府分家一事进行得和气顺利,没出数日,包括秦明兄弟在内,秦昭的兄弟们皆欢喜搬离国公府,住进府中分的新宅子中。

    为方便儿子们一分家就有地方住,昌国公给分出去的儿子人手一间大宅子,且令各房把他们院里的下人全部带走,有家生子的,

    若一家人愿意跟出府,那么便放一家人一起走,有卖身契的,卖身契直接交给各自的主子,这一番操作下来,偌大的国公府一下子显得空落落起来。

    与昌国公商量过后,宋瑞宁从人牙子手上买进一批下人,填充到各空置院落负责打扫,免得时间久了,院子荒废。与此同时,府中原先存在的偷奸耍滑之徒,没一个逃过被发卖的命运。

    就这样,宋瑞宁一手把昌国公府打造如铁桶一般,小日子过得顺遂得不要不要的。

    时光荏苒,晃眼十来年翻过去,这一年,叶夏五十五岁,然,岁月在她脸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打眼看,最多二十五六岁。

    这十来年里,宋枫彦哥俩在宋瑞宁出嫁那年先后娶亲,来年,宋瑞宁为秦昭生下一对龙凤胎,宋枫彦和宋枫染的妻子,各位俩兄弟产下一子,

    等这四个宝贝五岁大时,宋枫彦的妻子又为其添了一子,宋枫染的妻子给他们二房添了只小棉袄,至于宋瑞宁,秦昭心疼媳妇儿,至今只生了一胎。

    大夏一直在稳步发展着,十多年下来,交通更为便利,农用机械不断出新……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跑着颜色各异的小汽车,据说皇家科研院正在研究能载人飞上天的大家伙,据说那个大家伙叫飞机,据说快要研制成功……

    察觉到身体出现不适,叶夏知道自己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她没有丝毫犹豫,向乾庆帝递上请辞折子,辞去身上担负的所有要职。

    乾庆帝一再挽留,都没能留下这个大夏唯一的女相,没能留下这个大夏唯一的女太傅……最终只能同意叶夏退出朝堂。无官一身轻,叶夏现如今唯有王爵在身,对此,她异常满意,满意在大夏这些年,大夏完成了天下一统大业,满意大夏如今的发展,满意自己的学生乾庆帝,满意大夏百姓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一夫一妻经乾庆帝推展开,起初,反对声不少,但乾庆帝态度坚决,不纳妃,后宫始终只有皇后一人,上行下效,皇帝身边都只有皇后一人,

    皇帝的老师,仁亲王的两位公子和义子也仅有妻子相伴,再加上前面跟随乾庆帝从东宫进入朝堂上的官员,及承恩公府的儿郎后院无妾室、通房,

    短短数年,王侯权贵即便再不愿,有样学样,一个个全把后院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打发了出去,跟着皇帝的脚步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