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三侠五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候,先师为了给我铺一铺以后的路,为了让我跟前辈们多多请教,特意请了许多前辈来指导。”

    “那一次,也差不离这么多同行聚在一起听我说书。那时候,战战兢兢,我都差点没吓得尿裤子,呵呵……本以为此生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没成想,今儿却又来了一次,也是机缘巧合吧。”

    “上次我是战战兢兢,这次是心惊胆战。上次战战兢兢是因为来的全是前辈高人,我一个后生晚辈生怕露怯,所以害怕。这一次,我不惧同行高人,但却害怕后生晚辈。”

    “所谓后生可畏,真乃后生可畏啊,只是这后生还需多多磨砺几番,方可担大任。这一次,不当做比试,也不当做输赢。只当我一个糟老头子,给后生晚辈说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劝当费耳朵多听两句我这个糟老头子的絮叨吧。”

    台下众人沉默了一会儿,皆是扭头看向高杰义。

    高杰义沉默。

    郭文华微笑道“好了,闲言少叙吧,书归正文。今儿我想说的书胆,那也是个少年英杰,故事发生的年代也不久远,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回去问问,保不齐瞧见过,这故事啊,发生在宋朝。”

    台下微微一笑。

    这是评书里面的包袱,评书里面的包袱不会像相声里面那样响亮,有哈哈大笑的效果,往往都是会心一笑。因为评书还是更注重剧情,而不是笑料,包袱只做添剂。

    其实评书艺术跟相声艺术里面的技巧是很相似的,相声艺术其实很年轻,它很会学习,从其他艺术里面学习了不少技巧和内容。

    其实相声是最不保守的,它是一块能容纳万物的海绵。也正因此,评书门跟相声门之前的矛盾是很尖锐的,不过现在好多了。

    郭文华继续说道“在座的都是读书人,当然知道大宋有位青天大老爷,包拯包公,这人断案如神嫉恶如仇,实乃一代英豪啊,在他还年轻的时候就展现了这等天资……”

    郭文华说的就是《包公案》,也叫《龙图公案》也叫《三侠五义》,这是评书一门非常经典的评书。也是短打公案书里面,把短打书和公案书结合的最好的一部,里面既有绿林侠客纵横江湖,也有清官明士断案如神。

    这部书是评书门的老前辈石玉昆所著。

    当时是咸丰和道光年间,石玉昆先生在礼王府说书,看看人家这说书先生的档次,跟其他艺人真不一样。

    当时礼王和福晋特别喜欢他说唱的书,但是听多了又有点腻,所以就让他自己创作一部新书。

    而后他在王爷书房的时候,正好看见了墙上挂着一幅《耄耋图》,图上画着的是一直猫儿扑向停在菊花上的五色蝴蝶。

    后来等他回家,又正好瞧见了,一窝老鼠从墙角窜出。于是他便展开了联想,把猫儿写成了南侠御猫展昭。

    蝴蝶和菊花写成了花蝴蝶花冲、白菊花晏飞这两个恶贼。那五只老鼠就是经典的五鼠形象了,后来石玉昆还在训鼠艺人的小白鼠身上联想到了锦毛鼠白玉堂。

    而且训鼠艺人都是用铁网木笼装老鼠,所以有了白玉堂欲进冲霄楼却死在铜网阵中的结局。

    还有挂着《耄耋图》有两颗兰花式的大铜钉,他据此联想写出了双侠丁兆兰、丁兆慧两个兄弟。

    还有北侠欧阳春的原型是王爷府的护卫阳春、颜查散的原型则是王府里面的管事,平时对石玉昆最好,所以石玉昆也把他写进去了。

    你看看,跟会写书的人打好交道多么重要啊,这玩意儿名传千古啊!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