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肚里撑船状元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石猛道:“吕蒙正这副对联构思奇妙,写出了他的凄凉生活,充分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讽刺,短短一副对联,诉尽了世态炎凉。少年时期的吕蒙正虽然处境艰难,但他人穷志不穷。白,他上山打柴去卖,夜晚,他在灯下苦苦攻读。历经十载,毫不间断,果然学业告成,太平兴国二年,吕蒙正进京应试,高中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了状元后,先被宋太宗赵光义授作监丞,后又任升州通牛那些有钱的亲戚邻居,看见吕蒙正发达了,纷纷携带财礼,前来贺喜巴结。吕蒙正百感交集,便向来人道:众乡亲请先在堂屋就席,然后往我书斋一观。酒足饭饱之后,他们陆续来到吕蒙正的书房。吕蒙正对他们:晚生草就一联,现呈请诸位一阅。只见纸上写着: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张三李四登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来客们看罢此联,羞愧得无地自容,一个个灰溜溜地走开了。吕蒙正做官以后,就把父亲迎进了家门,让父母住到了一起,并且把他们侍奉的十分周到,并没有因当年被赶出家门而嫌弃。吕蒙正为官清廉,对上敢于直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知人善任。”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独孤信对于吕蒙正,虽没有石猛那么满心地崇拜,却有着自己的认识。吕蒙正的某些做法,还是让人十分佩服的。独孤信就举了一个例子:“在吕蒙正刚刚上任宰相之时,就有一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道:这人也配当宰相,可笑!吕蒙正假装没听到,穿过帘子,大步从他们身边走过。身边的同僚为他鸣不平,正想查一下刚才此话的是何人,就被吕蒙正给阻止了。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一辈子都得耿耿于怀,何必呢?再他这些,对我也没什么损失啊。人们纷纷夸赞他气量大,吕蒙正不纠缠、不计较的性格也被传为佳话。”

    杨逍也不甘落后:“作为宰相,要具备安邦治国、统率百官的能力,此外,能容人、有气度也是宰相必备的素质,要不何来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呢?历史上涌现了很多名相,起执政能力似乎都各有所长,而要是论容饶度量,前朝名相吕蒙正,至少排在前三位。”

    石猛道:“吕蒙正的仕途生涯颇为坎坷,干了三年宰相后,因妻子的一个族亲给皇帝提意见时有违圣意,使吕蒙正也受到了牵连,从而被撤销了宰相职务,只保留了吏部尚书的头衔。两年之后,吕蒙正官复原职,再度担任宰相职务。又过了两年,吕蒙正被摘掉了宰相乌纱,这一次,他被贬得更惨,离开权力中心,成了个受制于饶地方官出判河南府。六年之后,吕蒙正东山再起,重新拜相。此时的皇帝已经从宋太宗赵光义变成了宋真宗赵恒。三起三落,历任两朝宰相的吕蒙正,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官场奇迹。联想到他少年时的困顿,再看到他后来的成就,他的人生经历恰好证明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