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三人剖析牛李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肯定,元稹、李绅则异口同声地责其不公。穆宗又另派官员复试,结果原榜录取的一十四人之中,只有三人勉强合格。为此钱徽、李宗闵、杨汝士均遭贬逐。牛李党争之始由进士考试而起,牛李二党结怨之深亦因进士考试而成。从此牛僧儒对李德裕怀恨甚深,牛李党争进入了斗争激烈阶段。”(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石猛接着问道:“那出现这么大的误会,双方应该好好解释一下的,怎么后来牛李二党的斗争愈演愈烈呢?”杨逍道:“后来的事情我不太熟悉,还是让信儿哥哥讲给咱们听吧。”

    独孤信笑着道:“李德裕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口碑甚好。长庆年间,任浙西观察使时,他废除境内规定祀典以外的寺庙一千零一十所、私邑山房一千四百六十间,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堵塞了朝廷赋税的漏洞,增加了国库收入。还上表敬宗废除了浙西进贡金银器皿及丝织品的诏命,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他还主张强化朝廷权威,维护国家一统。唐文宗开成年间,他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第二年吐蕃将领悉怛谋将所统治的维州归附唐朝。德裕当即派兵接管,入驻维州。并向朝廷奏陈用兵制耽巩固边防事宜。时任宰相的牛僧儒,认为唐与吐蕃已结盟好,不宜违约开衅,制造不和。唐文宗听从了牛僧儒的意见,诏命李德裕撤归驻维州之兵,并将降将悉怛送归吐蕃处置。唐与吐蕃虽然结盟,但大和四年吐蕃毁约攻唐,掠夺人畜,侵扰边境,唐朝单方面遵守和约,已经毫无意义了。牛僧儒对此事的处置,反映了牛党一贯的妥协退让策略。这件事大大激化牛李二饶矛盾。文宗驾崩的第二年,唐武宗李炎继位,建元会昌。牛党失势,李德裕自淮南节度使入朝为相,开始了李党独掌朝政的时期。李德裕深得唐武宗信任,唐武宗对他是言听计从。李德裕从政以来,从未有过这种风虎云龙的际会时刻。是时回鹘在北方受挫,整个部落向南迁徙,过着艰难的徙荡生活。唐武宗采纳李德裕对该部落的怀柔之策,一方面给他们发粮赈济,拯救艰危;另一方面又明查暗察,防范有加。在处理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这是一种正确的决策,当时受到好评。对于那些寇边抢掠,扰乱内地社会安定的部族,则采取极强硬的手段,予以坚决的回击。会昌三年,回鹘另一部族首领乌介克汗,率众大肆抢掠云边之北地区,李德裕立即命河东节度使刘沔与幽州节度使张仲武联合讨伐。刘沔部将石雄夜袭乌介克汗大本营,重创敌军,乌介夜遁,唐军取得重大胜利。唐武宗笃信道教,于会昌五年诏令废佛。李德裕从避免减损州县户口出发,积极支持武宗的废佛决定。当时毁庙驱僧,勒令返俗,从事农耕,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国家赋税的增长确有助益。李德裕这次入朝为相,虽然一派掌权,政由己出,毫无掣肘之虞,并且在平叛、破回鹘、废佛等方面做出巨大成绩,赞誉之声盛传朝野。但他在行使职权的时候,独断专行,排斥异己的作风,不仅为牛党所恨,也为宦官所不容。会昌六年,唐武宗病死,唐宣宗李忱即位,李德裕的厄运立即降临。唐宣宗一向讨厌李德裕飞扬跋扈的作风,即位之后即贬他为东都洛阳留守,并将李党从朝廷各级岗位上纷纷逐出,又将牛党的令狐绹、崔铉等人召入为相,牛党首领牛僧儒也返朝为官,真是所谓一朝子一朝臣。不久,李德裕由东都留守,又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被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十日卒于贬所。长达四十余年的牛李党争,至此才告结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