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门有草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生了根,发了芽。

    草堂当然不是那样“床头屋漏无干处”,故居虽然保持了简朴的基调,但是经过加固和精心的维护,看起来非常的崭新和古朴,优雅而又情韵,仿佛从未有过“怒号”之风彻骨冰冻,也谈不上漫漫长夜难入眠的哀愁,为下寒士衷心祈祷的悲情。x www.x m.x

    但是真正的草堂,比如真正的杜子美,他的生活际遇,他的命途多舛,当真是非笔墨所能形容,而杜甫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深远的历史功绩,也可能超出了许多人固有的印象。

    杜甫热心政治,期望建功立业,但他并不能算是一位成功的官员,虽然担任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这样的官职,但都短暂而无益得不到重用,发挥不了才能。

    在这之前,在大唐开元盛世的当口,二十四岁风华正茂的他于洛阳应进士不第,三十五岁至长安考试无果,三十九岁给皇帝献文获得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最后还是失落。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当时读书人博取功名的方式是怎样的呢?一个是科举,另一个是权贵的推荐,还有一个就是帝王的破格赏识。满腹经纶的杜甫,被拦在了科举的大门之外。结交权贵非其所长,巴结皇帝他更没诚意,所以他只能被排斥在高层、权力圈子之外,成为虽然有一定名气,却生活困顿的闲人。

    一方面,底层人民为了攀强附贵,出人头地,做出许多妥协与转变;一另方面上层为了稳固地位,也适当笼络读书人,其间的手段各自了悟。杜甫在贫交蟹里面有这样的描述:“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蠢今人弃如土。”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可使磨推鬼。浩浩世间,难得见真诚的灵魂,真心的相知,有的只是利益,相互的倾轧与利用,黑暗无比。

    有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又或者“仕途不幸文坛幸”,因为看透了官场的腐朽,看透了世饶堕落,深刻了解百姓的疾苦,努力追寻国富民强、政治清廉、军事过硬的理想,渴望疆土得到保护,民众得到安宁。

    暮年他已经基本抛弃了做官报国的幼稚思想,而是满腔热情幻化为一滴滴墨水,冉冉地流淌下来,于是我们才看到上面所及的篇章,才佣兵车蟹、哀江头、旅夜抒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北征、佳人、秋兴、“三吏”、“三别”等辉煌的名篇。

    杜甫的一生的短暂的,尤其晚年经历安史之乱,强盛的大唐从此由盛转衰,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四处奔波辗转颠簸,吃够了苦头,成都的几年稍微稳定,草堂给了他一席安慰。

    独孤信和杨逍看到的草堂是经过后人整修过的,不是杜甫所住的。杜甫住的到底是什么地方呢?那草堂就是一个破茅草屋,还是那种一下雨就到处漏雨的茅草屋,没有抗寒的衣物,也没有吃的东西。他的儿子就是因为没有吃的,被活活给饿死的。

    杜甫的死也是因为饥饿,据杜甫离开四川后就住在湘江一带,突然间的洪水让杜甫被困,连续饿了九。当杜甫被当地的县令救回来时,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了,县令用白酒牛肉热情招待他,而杜甫却因为在长时间的饥饿过后暴饮暴食而与世长辞了。

    杜甫见证了盛唐的没落,他的那些伟大的诗篇,是他一生悲苦的哀鸣。也是一个辉煌时代走向衰落的哀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