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望山书院,意外之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合作,风风火火的就开始建了起来。

    因为是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的,谁家都有好处,也没见谁推脱的,干起活来一个个都干劲十足。

    屋梁都是上山砍的,人工也不要钱,紧着砖瓦材料,照着图纸盖出了五大间的学堂,还有三间为教书先生准备的宿舍,最后还剩下了二十多两银子。

    赵村长拿回来要还给王谷雨,王谷雨直接把那锭十两的塞到他手里,又指着剩下的十几两银子,“这些村长拿去买些酒水菜肉回来,请那些帮着建学堂的叔叔伯伯们吃一顿!总不能我说的建学堂,不仅没工钱,连饭都没一顿!”

    赵村长看着那些银子,又看看王谷雨,忽而一叹,“好孩子!咱们望山村这穷山沟早晚要出个金凤凰咯!”

    学堂那边还没建好,王谷雨就去打听了教书先生的事,很快就请到了一个姓木的童生和姓刘的秀才。

    这两人都是都是考了几次都考不上,家中银钱也花光了,不得不出来挣钱的。

    王谷雨开的工钱待遇很不错,即便是在小村子里给一群孩子们启蒙,也比抄书写信体面多了,而且一个月还有三天的沐休,单独的居室。

    除了他们,还有一个意外之喜,就是一位县学退下来的姓宋的老举人,听到王谷雨的义举,过来自荐要当望山书院的先生。

    学堂的名字已经起好了,就叫望山书院,匾额也是老举人提的字,四个大字写得清风正骨,遒劲有力。

    之后几天,听说赵村长拿那些银子买了酒肉,还有剩的给每人发了五百多文钱当做工钱,每每王谷雨一家出门,村民们对他们都是客客气气的。

    桌椅都是王重山忙了几天做出来,先分了三个教室,每个教室都放了三十套桌椅,王谷雨还给做出了粉笔和黑板。

    为了节省笔墨,孩子们每人都配了一块小黑板,每天背着上下学,书也是去县学找了那些穷学生,开价十文到一百文不等手抄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

    开学前一天,王重山赶着马车把木童生和刘秀才接过来,知道消息的宋举人也跟着过来了。

    原来他学生也有好几个都是举人,他在望山镇甚至晋城也算声名远播。

    那些富人家知道他退下来后,多次上门请他过去做西席,他本人不耐烦与这些人打交道,就借着望山书院开学的机会先过来了。

    王谷雨根据不同的学历安排月银,木童生一两三钱一个月,刘秀才三两一月,宋举人十两银子一月。

    前两个的银钱待遇都算高了,就是宋举人的身价不止这个数的,可他一生注重于教书育人,对于金银俗物并不看重。

    而且本来也是他自荐而来,月钱是多是少也就不在意了。

    不知道是从哪听到宋举人的的消息,又或者是看上了那三两银子的月银,之前听到王谷雨要去镇上找教书先生也无动于衷的陈信锋,在这天下午找来了。

    他提着一封点心,跟在丁香身后走进来,“小雨妹妹!”

    刚吃完饭没多久,泡了壶枣茶在院子里晒太阳的王谷雨听到这声音,差点没把嘴里的茶给喷出来。

    陈信锋?他来干嘛?

    陈信锋站定在她面前,特意把手里的点心放在前面,点心的重量随着勾在十指上的绳子晃悠,“小雨妹妹,你、最近还好吗?这是我在镇上买回来的点心,特地带过来给你尝尝。”

    王谷雨看着那封明显只有一半的点心,有些鄙夷,买回来一封点心还能拆开来吃了一半再包起来送给别人,这的确是冯氏能做出来的。

    她心里冷哼,“你这是找错门了吧?出门向北直走,那边才是我大堂姐家!”

    陈信锋浑身一震,面上像是大受打击一般,后退半步,“小雨妹妹!你还没消气吗?那日你那样对我,我回去难过了好几日还是舍不得生你的气,我跟你大堂姐根本没什么的,你知道的我是属意你……”

    王谷雨忙伸手捂住耳朵,免得听见他那些恶心死人不偿命的话,“打住!打住!有话快说有屁就放!”

    陈信锋一副被她伤透心的模样,心里却是另一番态度,[简直粗俗不堪,若不是有求于她我何须这么放低身段,而且她跟珠儿明明就是姐妹,怎的就差了这么多?真是再有钱都改变不了骨子里的粗鄙,这将来怎么与我红袖添香

    还红袖添香?去你娘的红袖添香,怕不是脑子里有毛病?王谷雨感觉自己都要被恶心坏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