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董卓的心理路程转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中的影响,以及对敌人及地利的熟悉运用。”

    “可离开了有优势的边境,去打那些黄巾贼就不行了,屡战屡败。随即两个月后,就被朝廷免职,打发回老家歇着了。”

    “这?......”听到这里,何咸不由深深感慨,蹙眉道:“朝廷怎能如此凉薄?纵然董卓征讨黄巾蚁贼不利,却也是边境的一员骁将。这般不分青白皂白重处,岂非寒了天下将士之心?”

    “朝廷怎么想的,我并不如何清楚,但董卓那时怎么想的,应该跟兄长差不多。只不过,他可比兄长积极进取得多,心态也渐渐开始转变。”何瑾神色开始怃然,接下来的语气,也变得怪异起来。

    “那段时日,他一方面开始暗中贿赂那些宫中有权势的宦官,一方面积极等候着机会的降临。因为他清楚凉州地方豪强横征暴敛,对羌胡欺压无度,百年来羌胡的反抗就没停止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朝廷对待羌胡问题,向来受那些豪强蒙蔽,只会一味调兵平叛。这平叛就离不开骁将,董卓就知道,朝廷最后还是会征召自己的。”

    说到这里,何瑾的语气就带出了明显的嘲讽意味,道:“果然,随后北地、陇西、金城三郡羌人发起大规模反抗,烧杀州郡,朝廷一直忙于剿灭黄巾军,无暇顾及,于是羌人的攻势越来越猛,一直打到了三辅地区。”

    “朝廷这时才慌了神,只好再度启动董卓,任命他为中郎将。刚好这时候中原大地的黄巾军主力已被消灭,于是就把军队调到西线,由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带领征讨,董卓任他的副将。

    “然,然后呢?......”何咸也从何瑾的语气里,听出了不好的意味,这番催促显得很是犹豫。

    何瑾就面沉如水,道:“然后董卓跟着皇甫将军,从三月打到七月,没有取得大的胜利。这时廷却突然发下诏书,征皇甫将军还朝。”x www.x m.x

    “原来皇甫将军去年讨伐黄巾军的时候,在邺城看到宦官赵忠宅第的逾制,就上奏朝廷给没收了;后来另一个宦官张让问他索要五千万的贿赂,皇甫将军也不给。”

    “于是这两个宦官就在灵帝面前告皇甫嵩的黑状,把皇甫嵩给免了,收缴了左车骑将军的印绶,并销减封邑六千户。”

    说完这些,何瑾就问向何咸,道:“兄长,假如你是董卓,出生入死才有了并州刺史的位子,可一场败仗后就被一撸到底。”

    “而且耳中听的,和眼里见的卢植与皇甫嵩,不管如何出生入死、尽忠卖力,却抵不过皇帝宠信宦官的一句话,你又该怎么办?”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我,我.......为兄不知。”这时候何咸,已彻底代入了董卓的角色,面色惨白,根本不知如何是好。

    “兄长再仔细想想,董卓声名狼藉,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何瑾却眼神悠悠,提醒道。

    何咸也一下明白了,惶然惊道:“董卓选择了拥兵自重!......后来他在凉州平叛当中,抗拒司空大人的军令,又在朝廷征辟他为少府时,称病拒不应命。”

    “不错,朝堂之人对董卓的坏印象,就是源自这两项。却从未想过,董卓是如何变成这样的。”

    “目睹朝廷的昏庸腐败,董卓那时已对朝廷不抱任何信心了,也没有任何忠诚可言。他唯一做的,甚至可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乱世中维护自己,还有部下的利益。”

    “而朝廷正被四方叛乱搞的焦头烂额,根本没有能力制裁他,更使得董卓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此时,何瑾才道出了自己的论断。

    然后又看向何咸,声音低沉道:“恰好这个时候,已经是并州牧的他,接到了先父的密令,调兵入京。”

    “到了雒阳后他发现京畿已大乱,随即浑水摸鱼入主雒阳,靠的全是手中兵权。”这时候,何瑾再度沉凝地问道:“兄长,所以说,你觉得我跟董卓一番云里雾里,谈论的究竟是什么?”

    一瞬间,何咸忍不住周身一凛。看向眼前这个自己的弟弟,简直就像看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