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国家已经走在我前面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至此,“墨子号”量子卫星提前、圆满地完成了预先设定的全部三大科学目标。

    地球还是又好多大佬的,金铭心里感叹。自己完全没法和这些人相比。同样是“智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甚至比人与狗之间的差距还大。”金铭不禁想到在网上流传的这句话。

    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天地链路,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

    2018年1月,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剩下的内容一口气看完,金铭心情有些复杂。

    量子卫星已经被国家研究出来了,这还是去年这时候发生的事。按照兔子开挂的研究速度,现在指不定研究出什么了。

    地面的量子保密通信也实现了产业化,在城市里,通过光纤建构的城域量子网络通信已经开始尝试实际应用。

    难道自己发布量子纠缠的相关研究实验结果?

    “这些实验数据是在那个尖端实验室得到的?”

    “数据都是我自己想的。”金铭小心的回答调查员。

    金铭脑海中浮现这个场景,神经病啊。自己完全没法解释啊。

    想发个大结果表现出平A的效果。

    自己得换一个想法了。

    微虫洞运载这个文件自己也下载了,想想好像不可能实现。

    微虫洞要研究数据所以得有实验室。

    成功后能量驱动怎么办,还有计算力怎么解决。

    能量驱动···金铭又查了华夏的核聚变研究成果:

    2006年,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实现了第一次“点火”——激发等离子态与核聚变。很快,它就实现了最高连续1000秒的运行,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2012年04月22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中性束注入系统(NBI)完成了氢离子束功率3兆瓦、脉冲宽度500毫秒的高能量离子束引出实验。

    本轮实验获得的束能量和功率创下中国国内纪录,并基本达到EAST项目设计目标。这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基本克服所有重大技术难关。

    最高一千秒连续运行,国际第一,祖国牛逼。

    自己又不能直接加入进去,自己造的话,呵呵,国家斥资两亿,费时八年。

    一步上天怎么就这么难啊。要是聊天群能传送物质就好了,自己就可以先请求一台超算的援助,做什么都方便多了。

    还是踏踏实实的种田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