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 终有人要向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公郎,你这一步错了。”

    李成蹊坐在石上,静看周公郎练养生拳,忽然发现某处拳有错像,便出声道。

    周公郎却不以为然,伸手一拍衣裳,散去一身的拳意,“一套破拳,我又不在乎,是对是错,又有何妨?”

    “你还在怪我不肯出山?”

    “我不懂。”

    “阿隅少师,我有处不懂,还请解惑。”

    四尺童子正一脸认真地跑来,手中捧着一枚竹简。

    李成蹊起身相迎,“山路崎岖,慢慢来。”

    童子脸上洋溢着笑容,乖巧地放慢脚步,直至近了他的身边,这才躬身交上竹简。

    竹简之上,刻泳似灵非灵,似我非我。

    李成蹊一看这八字,也是一脸惊愕,这八字确实是他手笔,但不该出现在孩子们的行囊之郑

    “公郎,这是出自你的手笔?”

    “当然。”

    周公郎直言,“与其让他们浑浑噩噩,只能学文,不如让我传他们道法,立地拔高。”

    “公郎,若是人心险恶,哪怕学了一身道法,也只会让世道更坏。”李成蹊握着竹简,破荒地犹豫不决,伸手揉了揉孩子的脑袋,“我不担心孩子们有会变坏,但我担心那些大人,已经饱受沧桑,终有一会受不了变强的诱惑,将孩子们带上歧途。”

    “世有方仲永,二岁无师自通,三岁文武双全,五岁名满下,却随阿爹走街串巷,沿途叫卖,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

    “我虽有心教化万民,却从来志不在成年人,而在那些童心未泯的孩子,唯有将良善的侠义种子播撒下去,未来才有机会长成一株株参大树。”

    李成蹊握紧竹简,抱起童子,伸手捏了捏他的脸,“不觉时光,已有三十年,这些孩子已是另一代人。”

    “罗里吧嗦,不切实际。”

    “公郎,你或许瞧不起养生拳,但对心怀良善的孩子来,这一套拳法已然别有洞。”

    李成蹊看着童子的目光,柔声道,“可想看这幕一分为二?”

    “想。”

    李成蹊神色依旧,缓缓抬起一拳,拳风问,口中轻言一句,“拳无左右。”

    这一刻,幕如被一剑撕裂,化为泾渭分明。

    童子在他的怀里拍手叫好。

    “可想学拳?”

    “想。”

    “可曾记得我曾教过什么?”

    童子摇头,茫然不解。

    “书读百遍,自解其意。”

    童子茅塞顿开,“少师,是想要拳像你这般威风,就得练一百遍拳?”

    “差不离也!”

    李成蹊将童子放下去,“读书也好,练拳也罢,终究离不开一个勤字。下人下事,勿忘自强,勿忘勤恳,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走向长远。”

    童子欣然领命,自打一遍拳法,有拳意上身,是为资。

    又有稚子心生感应,同来练拳,却无拳意,但不气馁,又一遍又一遍,终有拳意,是为勤恳。

    “少师,瞧我练成了拳!!!”童子大声叫嚷着。

    李成蹊问道,“拳在哪?”

    童子举起拳头,高声回道,“在这!!!”

    李成蹊又问一次,“拳在哪?”

    童子似懂非懂,举起拳头,“好像在这?!!”

    李成蹊再次问了一句,“拳在哪?”

    童子迷茫道,“我不知道。”

    李成蹊向他伸了一拳,问道,“可会出拳?”

    童子毅然出拳,有拳风扑面。

    李成蹊面露微笑。

    童子恍然大悟,一拳向,使幕一分为二,口中念念有词,“拳无左右!!!”

    这一日,安陵海有位童子时隔千年,立地非凡。

    这一日,安陵海再现非凡法相。

    这一日,李成蹊年满五十岁,知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