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 180 章 溺杀(26)(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郎一连踹了三脚,生生把李二郎踹得飞出门去,直接闭气晕了过去。

    李二郎软在地上一动不动,丫鬟们吓坏了,纷纷冲上去察看。

    蒋元娘则提着谢青鹤的大衣裳出来,匆匆给他裹好:“这地方是待不得了。快跟我走。”

    谢青鹤掖紧衣襟,站在原地不动:“为何要走?他做儿子的在母亲院子里喝骂,还冲进来想打舅爷,处处都是他理亏。就不问别的,问他为何来大姐姐的院子,他要怎么解释?”

    蒋元娘无奈地说:“阿弟,不是所有人都讲道理的。这是李家,你打了李家的少爷,他们就不讲理了,将你打杀在此处,只说你出了意外,酒醉失足,林林总总,你人都死了,还能替自己喊冤?”

    正在说话间,李常熟闻讯而至。

    那边丫鬟掐人口捏虎口,也把闭气的李二郎掐醒过来,气恼地冲李常熟嚷嚷:“爹!”

    “你还嫌不够丢人。看看你那熊样儿!”

    李常熟难得一回没有先指责妻子,反而发作起儿子。

    丫鬟们都睁大眼睛,李二郎也很意外。

    毕竟父大如天,李二郎往日刁横无礼,是因为李常熟纵容儿子轻视妻室,如今李常熟改了态度,李二郎的气焰马上就下去了,不再故意拎着他被烧坏的棉袍,低头站着不说话。

    反倒是谢青鹤不依不饶,说:“大姐夫,你这前妻生的儿子好生厉害。舅老爷在都敢这么欺负继母,平时那得多大的气派?不得叫我大姐姐管他叫爹吧?”

    李常熟嘿地打断他的怪话,嗔怪道:“胡说什么!差两辈儿了!”

    看上去还真像是姐夫和小舅子关系特别好,二人勾肩搭背随时都能开玩笑。

    李常熟对蒋元娘一改常态,不许李二郎对继母不敬,那是因为他尚有谋害蒋英洲的心思。

    事实上,除了蒋家几个知情人,谁都不知道李常熟有杀死蒋英洲的动机。如果不是他太过猖狂,故意带着蒋元娘去给内弟收尸,想着收尸的途中顺便去收贴在窗户上的油纸,从而暴露了自己,连谢青鹤都不会把暗杀之事联想到他的头上。

    只要他一直对外维持了与内弟的良好关系,就算蒋英洲意外身故,也没有人会怀疑他。

    现在李二郎跑来继母院子里闹事,李常熟当然要训斥李二郎,给蒋元娘撑腰,给小舅子体面。

    李常熟跑来和完稀泥,把儿子打发出去之后,又承诺给小舅子买条船,方便他在羊亭县和临江镇来去,谢青鹤还是拉着他问便宜外甥为什么欺负我姐姐,李常熟“逼于无奈”,又答应给小舅子买个漂亮女婢,送给小舅子暖床。

    看着谢青鹤神魂颠倒的模样,蒋元娘完全陷入了迷茫之中。

    刚才她把事情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弟弟点头说知道了。她现在又怀疑弟弟是没听懂。

    “老爷,借一步说话。”蒋元娘忍不住说。

    李常熟看了被自己笼络住的小舅子一眼,笑吟吟地跟着蒋元娘进了内室。

    “我这里有一封信,烦请老爷使人带去羊亭县,交给我二妹。”蒋元娘实在没有办法。

    弟弟看上去活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他到底弄明白处境没有。丈夫有财有势,狠毒霸道,把弟弟哄得团团转。她是很想硬气一回,真正到了想反抗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何等荏弱无力。

    这时候她能考虑的根本就不是如何报复丈夫,她连保护弟弟都做不到。

    李常熟居然当着她的面拆了那封信,信里蒋元娘说,她才从弟弟口中得知幼娘也在羊亭县,念及两个妹妹孤身在外年节寂寞,请她俩都回临江镇,全家一起过元宵节。

    这就是低头认输了。直接把二妹撮合给你,你就不要去动我家的心尖子了!

    李常熟得意至极,笑道:“这就叫人去送信。”

    此前李常熟一直想哄谢青鹤出去玩,不让谢青鹤与蒋元娘长时间待在一起,这会儿得了蒋元娘这封求和认输的书信之后,他也不再笼络谢青鹤,匆匆忙忙独自离开。

    因先前李常熟难得偏向了蒋元娘一回,院子里服侍的丫鬟也警醒了不少,伺候得比从前更殷勤。

    谢青鹤砸掉的火盆早就收拾了起来,听说舅老爷怕冷,还专门多烧了一个火盆端进来,一前一后把谢青鹤围了起来。

    谢青鹤被熏得哭笑不得:“这是要火烤舅老爷么?”

    丫鬟们又连忙送清火茶来。冬日用了火盆容易上火,清火茶家里也是常备的。

    李常熟离开之后,蒋元娘打发了所有丫鬟,对谢青鹤说了送信之事。

    谢青鹤还没发表意见,蒋元娘的声音已压得很低,轻声说:“这不过是缓兵之计。你大姐夫这个人……不做便罢,做必做绝,从不留遗患。他既然动了杀机,又被我发现了,就算家中改了主意,同意将二妹许配给他,他也会疑心家中对他记恨,会对他伺机报复。所以,他一定会率先出手占据先机——他不会让你活着。”

    蒋元娘显然很了解自己的丈夫。从蒋家门口登车之时,李常熟就在人前努力维持着与谢青鹤关系非常好的模样。这是在为以后杀人做铺垫,以此降低外人对自己的怀疑。

    谢青鹤很意外地看着蒋元娘。

    大姐姐思路很清晰,往羊亭县送信之举,只怕不止是缓兵之计,更有破釜沉舟之志。

    “大姐姐有何打算?”谢青鹤问。

    蒋元娘看着火盆中烧红的木炭出神片刻,才缓缓地说:“他是个男人大丈夫。男人大丈夫……都是看不起小女子的。”妇人一旦发狠,闺阁中太多手段可以使用,这却不好与弟弟细说,“你在这里吃喝休息都要警醒些,过了这几日就有结果了。”

    谢青鹤大概知道了蒋元娘的想法,摇头说:“大姐姐,妻杀夫,千刀万剐。”

    蒋元娘不禁好笑:“抓住了千刀万剐,抓不住么,呵呵。”

    “也不至如此。”谢青鹤绝不肯让蒋元娘行险。他来处理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就办妥了,要让蒋元娘去办,指不定就成了记入县志遗臭千年的杀夫案,反倒赔上蒋元娘的一生。那又何必?

    “此事我自己也能处理。只是此前不知道大姐姐的决断,实在把握不住轻重。大姐姐与他结缡多年,我也不知道大姐姐是不是真的心爱他……”谢青鹤还是得解释一番,以免蒋元娘心中不悦。

    蒋元娘心情很复杂,许久才说:“日子过得长了,才知道人活着无非柴米油盐。我在这家里,一无所有。只有他多看我一眼,我才能过得好。只说得上他是否心爱我,可谈不上我去心爱他。”

    谢青鹤入魔修行也很少与妇人接触,更没什么机会去听妇人倾诉情爱苦恼。

    蒋元娘的处境他能理解,真正听到蒋元娘说起自己的感情生活,他又觉得有些意外。

    蒋元娘年轻靓丽,又是秀才公家的闺女,嫁给李常熟做填房,看似蒋元娘吃了大亏。可这世上青春靓丽的女子不少,将正室虚位以待的富户又有多少呢?以至于蒋元娘嫁给李常熟,竟似高嫁了。

    李常熟阅历丰厚身家不菲,对付年纪轻轻的蒋元娘不费吹灰之力,蒋元娘靠着他吃喝度日,见识阅历也被他镇压着,从身心到精神都处于极度弱势的状态,她说,谈不上心爱。

    如何去爱?拿什么去爱?一无所有之人,贫瘠得连自我都缺失了,哪还有资格去说心爱?

    她只是被爱之人。李常熟想爱她,就爱她。不想爱她,她也别无他法。

    李常熟也可以一边爱她,一边羞辱她。比如他愿意给蒋元娘花钱,可他从不给蒋元娘尊重。

    谢青鹤想起了伏传。

    他知道,他和伏传的关系,与李常熟与蒋元娘并不相同。

    可是,细想起来,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李常熟完全掌握了二人之间的主动权,不管李常熟想怎么对待蒋元娘,蒋元娘都没有抵抗之力。单从这一点来说,他与伏传的关系其实更危险一些。

    蒋元娘好歹还有娘家人可以喊冤申诉,他若是欺负了伏传,大概只有安安会替伏传哭一鼻子。

    就如同刚刚习武之时,发现自己一拳就能击碎山石之后,与人接触时就得更加耐心温柔。

    意识到自己与小师弟的关系中,小师弟实际上处于何等弱势的处境时,谢青鹤再次提醒自己,对着小师弟的时候,说话做事都要再温柔一些,以免不小心形成了压力,让小师弟觉得失力痛苦。

    “大姐姐这里有大姐夫用过的东西么?”谢青鹤问。

    蒋元娘一愣,不大明白他想做什么:“他三五日就要回来住的。寝房里都是他用过的东西。”

    谢青鹤毫不避忌地走进了长姐的寝房,仔细搜了一遍。

    屋子里大多数东西都是夫妻共用的,既有李常熟的气息,也有蒋元娘的气息,这就不大合适。谢青鹤又去梳妆台找梳子,试图找一根李常熟留下的头发,哪晓得屋子里被打扫得非常干净,梳筒里一根头发都没有。

    蒋元娘小声问:“你要做法害人吗?这怕是做不得准吧?阿弟,英弟,姐姐也不是不信鬼神之说,只是这出来招摇撞骗的,全都是江湖骗子。这么些年,我也没在镇上见过什么高人。那叫你喝符水吃香灰的,都是骗子……”

    谢青鹤放弃在屋里找东西了,问道:“大姐姐知道大姐夫的生辰八字吗?”

    蒋元娘一边去拿妆匣子里的黄纸,一边继续叨叨:“阿弟,不是我泼冷水,你要想一想这个道理。这毕竟是个害人的勾当,你说,那真正的高人哪里肯收钱害人?肯收钱害人那还是高人吗?肯定是骗子啊……”

    她拿出来的黄纸非常陈旧,是当初她与李常熟议婚之事,李家拿来合八字用的黄纸。

    谢青鹤只扫了一眼,说:“这不是他的八字,不与命和。”

    蒋元娘吃了一惊,将谢青鹤看了好几眼:“弟,你什么时候会看八字了?”

    谢青鹤又推到了蒋英洲那可怜巴巴的几本藏书上,说是看书学会的。蒋元娘将信将疑,拿着那张黄纸还有些出神:“不是他的八字啊……那当时岂不是合错了?”

    谢青鹤无奈之下,只好问了最后一件东西:“大姐姐,大姐夫夜里……用尿壶吗?”

    李常熟也到了经常起夜的年纪,这么寒冷的天气,李常熟这样的老爷多半都不肯披上衣服去用恭桶,叫小丫鬟递尿壶也是常事。尿壶这东西男人用着方便,蒋元娘应该不会与他混用。

    蒋元娘脸颊有些红,还有些嫌弃:“那东西……你也不嫌脏?”

    谢青鹤也无语了:“难道不洗的吗?”

    以蒋元娘与家中丫鬟的勤快,尿壶当然是要洗的,每天都洗得干干净净,等着老爷夜里使用。

    蒋元娘把李常熟最常用的尿壶拿了出来,干干净净一只瓷壶,非但没有臭味,里面还放了点香料,但,依然改不了它是一只尿壶的事实。

    谢青鹤如今没有黄纸朱砂,废柴皮囊也不能凭空画符,只能借助李常熟的惯用物施法。

    人在屋子里住得久了,人气能养屋气,使房屋不腐朽。修者日常佩戴的挂件、经常使用的兵器法宝,也会被气息沾染,渐渐生出灵气。普通人常用的物件也会沾上主人的气息,这也是许多邪门咒法非要取用人的衣物或是常用配件施法溯源的原理。

    蒋元娘目光炯炯地盯着谢青鹤,谢青鹤就在离着尿壶一尺的距离之外,闭目冥思。

    没有念咒,没有咬破舌尖喷血,也没有浑身抽搐宛如鬼上身。谢青鹤就安安静静地盘膝坐着,好像是什么都没有做,他睁开眼睛,就对蒋元娘说:“好了。”七八中文~m.78zw.com/

    蒋元娘满眼茫然。好了?什么好了?

    谢青鹤指了指那只尿壶,说:“这只尿壶留着,尚有解咒之时。若是将它砸碎毁损,咒即沉沦入鬼府,至死方休。大姐姐想留着它,还是……我把它处理了?”

    蒋元娘问道:“你做了什么?什么咒?”

    “大姐姐最害怕什么?”谢青鹤问。

    蒋元娘想了许久,说:“黑。”

    “为什么怕黑?”

    “什么都看不见。不知道有什么。”蒋元娘说。

    “这就是恐惧本身。未知的一切最为可怕,若是知道黑暗中有人持刀而立,三个数之后就会来刺杀自己,反而不会那么害怕。最怕的是,脑子里一切害怕的事情。”谢青鹤轻描淡写地说,“人有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我将大姐夫的前五识都封了,他如今只剩下意识。”

    江南一带都信奉释家,所谓六识也是释家的说法,蒋元娘马上就明白了这件事的恐怖之处。

    一个人看不见听不见闻不见尝不到任何味道失去了所有触觉,他就被彻底与花花世界隔绝开了,分明有一具皮囊,意识却飘荡在物质界之外,只剩下无边无尽的空虚与黑暗。

    那黑暗之中,就是完全未知的恐惧!

    一旦失去了五识,对时间的感知也会产生错觉。人在恐惧之中,往往度日如年。

    蒋元娘看着那只干净漂亮的尿壶。

    久久地看着。

    就在谢青鹤以为她会心软的时候,蒋元娘突然上前,一把将之提起,狠狠砸了下去。

    粉身碎骨。

    ※

    没熬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李常熟就疯了。

    照当时的说法,疯子分两种。

    一种是文疯子,只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攻击性,有些还能自己吃喝拉撒,不影响生活。

    另一种是武疯子,武疯子攻击性很强,且通常力大如牛,若不拿绳子捆在家里,说不得就要奔出去杀人,非常危险。

    李常熟是文疯子。

    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没有任何反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下人们都说怪得很。那天下午,家里不小心摔碎了一只尿壶,没过多久老爷就疯了,痴痴呆呆不会听话也不认人,偶尔跌足狂奔,嘴里大喊:“尿壶精来啦,尿壶精来啦!”好像是被尿壶追杀。

    疯子么,不都是奇奇怪怪的么?被尿壶追杀有什么稀罕?还有疯子认为他是一块石头呢。

    除了被尿壶精追杀的时候有些激动,其他时候老爷都很好伺候。给喂饭他就吃,屎尿直接拉在裤裆里,困了不拘哪里倒头就睡,睡醒了就自然睁开眼。

    蒋元娘也不嫌弃他,反正喂饭擦拭的活儿有丫鬟做,她只要带着人去守着就行。

    反倒是李家的两个少爷先不耐烦了。家里有个疯疯癫癫的老头儿,整天不修边幅到处拉屎,下人收拾得再是勤快,家里就那么大点儿地方,总会遇到恶心的事情。再有家里还有小孩儿,天天去学祖父的疯样儿,孩子年纪小,打又舍不得打,教又教不懂,全家上下头都很大。

    蒋元娘叫来两个继子与儿媳妇商量,说重新买个小院,带着老爷住进去,也好让老爷安心养病。

    只是老爷年纪大了,病又麻烦,请大夫也是很大一笔开销云云……

    李大郎和李二郎早就想分家了,李常熟疯而不死,做儿子的就没有分家的道理。

    现在蒋元娘主动提出分家,责任落在了继母身上,李大郎和李二郎都很高兴,当然,给蒋元娘打发一笔钱,他们可以接受,蒋元娘想要多分一笔,那是门儿也没有。

    兄弟俩开开心心分了家,蒋元娘拿着菲薄的田产,带着李常熟搬了出来。

    李家大郎二郎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李家的宗老就带着二大爷三叔祖找上门来,责问他俩为何嫌弃疯了的老父,连带着继母一起扫地出门?李大郎和李二郎冤枉死了,马上派人去请蒋元娘,说是继母要求分家,与他们无关。

    蒋元娘把李常熟打扮得干干净净,放在轮椅上,只身上穿着朴素,宛如贫农。

    在李家大宅门口,蒋元娘不肯进门,掩面哭泣:“我既被扫地出门,岂能觍颜登门?”

    李大郎与李二郎都惊呆了,没想到继母雌伏多年,居然是这么个真实画风,这么能演啊?

    大郎媳妇和二郎媳妇见丈夫吃亏,都忍不住出面指责继母出尔反尔,故意陷害丈夫。

    李家宗族派来的二大爷吹胡子瞪眼:“甭说谁陷害你!你既知道此事不孝,为何别人提议你就答应下来?难道不是嫌弃你爹疯了,不能做生意供养你了,就想着分家另过?你爹挣下偌大家业,你兄弟二人径直分了,留给你爹你娘多少东西?叫他们如何度日?真真不孝子!”

    这年月宗法大于国法,一姓祠堂直接就能断人生死,奸夫淫妇,不孝子女,直接就沉塘杖杀了。

    蒋元娘虽是继母,宗法上讲,她既然是李常熟的妻子,也就是李大郎和李二郎的母亲。若是蒋元娘死了,李大郎和李二郎都得老老实实给她戴孝,三年斩衰。她没有生育,这点就宗法上说是比较吃亏,可她在李常熟疯后不离不弃地照顾丈夫,与丈夫同甘共苦,就是贤妇风范。

    一边是照顾疯了丈夫的贤妇,一边是抛弃疯子爹抢家产的不孝子,李家宗祠早有公论。

    李大郎与李二郎不得不重新把李常熟和蒋元娘请回家来,把分走的家产重新交回公中,蒋元娘也看不上大郎媳妇治家的权力,她收拢了三叔祖的孙子,与李常熟同辈的一个年轻后生,教他帮着处置李家的米铺营生,两个不孝子只能靠边站——李常熟还没死,蒋元娘也不是寡妇,有李家宗族在背后撑腰,没那么好欺负。

    谢青鹤在临江镇住了大半年,一直在背后守着蒋元娘。

    他没有给蒋元娘出谋划策,蒋元娘所做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的主意,谢青鹤只负责保护她的安全。

    庄彤与贺静都是隔三差五摇着乌篷船来镇上请教功课,他俩来一回两回也罢了,大半年都这么来来回回地跑,镇子也不大,十分引人瞩目。安家也给庄彤和贺静发了帖子,请他们诗叙茶歇。

    安家若是选择下帖子对庄彤和贺静示好,势必要和蒋家讲和。

    远在乡下的蒋占文先沸腾了,马上写信来遥控谢青鹤,告诉他要如何如何操作。

    连蒋元娘也忍不住劝了谢青鹤两句,说没必要与安家交恶,既然安家主动下帖子给庄彤和贺静,那就是给蒋家面子了。只要谢青鹤主动赴宴,赵小姐那事就过去了,爹娘不必一直住在乡下,小妹也不必躲在羊亭县回不来。

    庄彤拿到帖子就塞进了火炉里。贺静更是直接,与庄彤议论说:“就赵氏所作所为,先生不曾迁怒安家已是大度,如今却假惺惺地写了帖子,叫先生主动去求和——不知天高地厚。”

    谢青鹤倒也没有迁怒安家的意思。赵小姐做的事,她爹负责也罢了,关安家什么事?

    只是安家这么跟蒋家闹别扭,把蒋占文死死摁在了乡下,蒋幼娘也有绝好的理由不回家来,谢青鹤觉得这个状态就非常好。蒋元娘劝他的每一个字,就成了他不肯与安家讲和的理由。

    庄彤烧了帖子,姿态高冷不与安家亲近,是主动分担了谢青鹤肩上的讲和压力。

    徒弟如此善解人意,高兴得谢青鹤又给他加了一倍作业量,把庄彤折腾得死去活来。

    与安家讲和之事告一段落,蒋占文还是没敢回来。

    不过,蒋占文的回归怎么也挡不住。蒋元娘的计划顺利执行,当她笼络到李氏宗祠族老,成功收回李常熟的全部产业,当上幕后掌柜的时候,蒋占文再次送了信来,直接表示,他要回来了。

    “快快。”谢青鹤让鲜于鱼收拾行李,“咱们快跑!”

    鲜于鱼本是代表谭长老来收约好的秘本,雪化春开之时,他驾乘飞鸢抵达了羊亭县。

    谢青鹤回家过春节就闹出一滩事,一直跟着蒋元娘没挪窝。鲜于鱼在羊亭县没找到人,蒋幼娘指点他到了临江镇,当即就被谢青鹤扣了下来,已经整整四个月了。

    谢青鹤已知道蒋英洲的皮囊不堪用,蒋元娘又这么生猛玩火,要保护大姐姐,鲜于鱼是大杀器。

    “不用保护大姑姑了吗?”鲜于鱼满脸懵。

    “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她喜欢在浑水里搅和,还能一辈子守着她么?”

    若是蒋元娘愿意跟着谢青鹤生活,他当然无比欢迎。如今蒋元娘有自己的想法,谢青鹤也只能在最艰难的时候帮着看护一段时间。他此来也有自己的功课,不可能一辈子为姐姐们活着。

    谢青鹤也见过李大郎和李二郎,这俩人打小被李常熟溺爱,皆是心志不坚之人。

    只要李常熟还活着,又有李氏宗祠在背后虎视眈眈,他俩都不敢对蒋元娘怎么样。毕竟蒋元娘是李常熟明媒正娶的妻室,律法上与李家兄弟的生母无异,光是“不孝”二字就能压死人了。

    那边蒋元娘正在拿孝道压人,摆明了想当不孝子的谢青鹤才不想留下来当靶子。

    当然要快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