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 142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你选好了吗亲?需要快些了哦,陈威就要走没影了呢,他是真的没打算等你哦,所以不用指望这个直男能回头哄你了呢,错过了等他回城之后肯定就不会再出来了呢!

    求生的本能是如此强烈,从众的心态又是绝大多数人骨子里的,所以当郭旭乖乖跟着陈威走的时候对着大家招呼了一声:“跟上!”之后,从开始有人迈步跟上到所有人积极跟上也没用掉多长时间,大家都默认选择了选项三,也就是避而不谈这件事了。

    在当时大部分人还想着是暂时不管这件事,因为反正他们也管不了,因此大家想的是就等着吧,总会有人管这件事的,等到时候再说吧。可是等这些人回城之后不免暗中回味加悄悄探讨了一番,结论是我靠,这个暂时恐怕得变成永远了哇!

    原因是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天下真的是乱太多年了,那个时候的中华基本上就是拳头说话的年代,皇帝箫衍看过多有实力的武人起兵篡权的事例,因而把防备武人造反当做首要要务去抓!大梁的军法里,当大军面杀了上司这种事情可以算恶劣之极,百分之百的造反没跑,遇上了就该人人得而诛之!而且是必须诛之!士兵们如果没有当时立即和陈威拼命都是死罪,无论你后面做了什么都是死罪!但他们大伙当时却都怂了……怂了……所以没有补救的机会,只能死硬到底!

    事后建康的特遣使下来调查此事的时候,在一千多人里面选择了足足上百人问询口供,得到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说关肃是怎么死的都有,大部分都是说死在敌人手里、或者他也不知道没看见的,也有比较老实的被吓住了实话说出是陈威杀的,并战战兢兢的描述了一下细节。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只因为三句话没说好就杀人,杀的还是个本应该得罪不起的长官,且还无冤无仇本来不认识……没人相信这是正常人会有的脾气。因而这个真相听起来居然是可信度最小的,好些个不同的回答一起上报回去的时候,皇帝箫衍首先就把正确答案给排除了。

    大体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的行动已经超过你的想象力,那你就会当这是假的了。哪怕多疑刻薄如皇帝陛下,他也觉得就算是要杀,那偷偷杀才合理,因此这明显就是栽赃!因为嫉妒陈威立下大功,所以心狠手辣的栽赃给他!

    哎,这小家伙一个最简单那种纯粹的武人,只知道报国杀敌,却不知道处理一下人际关系,什么时候得罪了人都不清楚。

    可怜!

    当然,能让皇帝陛下得出这个推论,和洛宁风暗中推动文官上奏弹劾陈威、真消息假消息一起怼上去有关,谁让我们皇帝陛下是个怀疑论者,又特别讨厌手下臣子团结一致,越是众口一词他越是觉得不能听信呢?

    而且后面排山倒海的弹劾显示,被陈威祸害过的那么多人里,关肃一个辉县统领真的算个屁啊!在健康诸位大小官员眼中关肃实在太没地位,同样是新闻,有人照首相脸上吐了一口口水比因私怨捅了邻居一刀更容易引人注意,大家对此津津乐道广泛流传,以至于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得罪权贵或者动了地方势力的蛋糕只是热闹,陈威杀关肃这件事性子才是真的恶劣。

    关肃没有后台,身份在政局中不起什么作用,加上洛宁风递上去的把柄太多,搞得这个异军突起的陈威看着就和个软毛的海胆一般到处都可以拿捏似的,随便哪个把柄握起来看着都比关肃这个顺手,因而角逐势力的人没有大张旗鼓拿关肃这件真假难辨的事来抓着不放。加上大梁英明睿智神武的皇帝陛下难得动了点恻隐之心,决定包庇一下陈威,关肃这件事最后就被定为死于战场,追加了点抚恤就算了。

    因此当众人目光的焦点真是件可怕的事情,箫衍此人绝对可以算枭雄,他一手开创一个王朝,无论能力魄力都是一等一的,又占据了身份的优势,理论上是只有他掌管别人生死的份儿,应该无人可以指挥他做事。

    但实际上,一个人处于别人的研究之中长达四十年,是没有可能不露出丁点破绽的。已经有包括洛宁风在内的少数几人破译了皇帝陛下的密码,掌握了想要让他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行事可以钻什么空子,陈威这件本来绝对算造反没跑的大罪,就被洛宁风用各种手段暗搓搓给化解掉了。而且还让皇帝陛下觉得这件事是他自己决定的,他作为皇帝就是要包庇一下这个小家伙,你们做臣子的还能有什么意见?

    箫衍暗自觉得自己的臣子没有人能和他在一个高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