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 157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骁勇凶悍、战无不胜,已经统一了南六州,没有后顾之忧了,如今他们自觉实力雄厚,不满足于现状,准备北上和中原政权逐鹿天下,那我们来看看叛军从什么地方进攻中原最现实。ωωω.χ~⒏~1zщ.còм <

    南六州这边地形要比内陆复杂的多,较大面积开阔平坦的土地集中在最靠东南端的广州、横州一带,因此这两个州也是通商最便利、土地最肥沃、人口最多也最富庶的地方。从这两地汲取物质并补充兵员都很合适,但此处和内陆不接壤,要进攻内陆还得继续走。

    其西的涉州、新州交州多高山激流,平整能耕种的土地很少,能翻山越岭行进的隐蔽道路太多,因此李贲大军从涉州进入之后就行踪飘忽,把箫鹰绕的晕头涨脑也没能准确找到他们的方位。这两州紧靠国境线,往西往南分别林立着包括林邑国在内的几个属国,往东回到广州,往北走就是号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巴州等地了,道路天然不通,不隶属南六州范围。南六州的人就算是叛乱要打内陆也绝不会从北方巴州进内陆,不然走个三五年直至落地生根也是常事,因此从这边走去攻打那些小国还差不多,攻内陆则不可能。

    其东就到了大海,以当时的航行技术,大军走海路不确定因素太多,且速度太慢,造大量海船成本和技术也不过关,且内陆海岸线能停泊大量海船的港口一个也没有,坐船去就算平安到达了却连岸都上不了还怎么打?因而这就别想了。(七万吨级别的航空母舰承载三千人,想装的下三十万人需要一百艘!不过航空母舰上还装载了大量武器装备,所以这个不能作准,我也不知道需要多大的船才能运输大量士兵,但肯定是南北朝那个时期条件下不可行,不然以当时间歇性动乱了快一千年的时局,能动的脑筋应该都动过了,不可能一次上规模的海战都没有。)

    那么就只剩坐标在广州北部的交州渝州最合适。交州渝州地貌狭长,和内陆相连的面积挺大,如果是人数少赶个路可以选择的路线就挺多,但适合十万以上大军进出的就极少了。交州左边有红水河有雪山,随便哪里都能留下你少半人命。右边连着渝州的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平地一座座起高峰。对,不是山,是那种手指头形状直上直下的峰,横看侧看都是峰!观赏性极强攀爬性极弱,关键是连绵不断,爬上去这座还有下一座!军队都是猴子组成的话可以考虑从这走,若是不想爬山也可以从山下绕行,但直接把行军路程给你加了五倍以上且都是小溪小河那一类难走的水路为主!沿途又都比较穷,三十万军队的物质都无法补充,很容易饿死在如画卷一般的青山绿水之间。

    渝州右边是重要的粮仓江州,没有规划在南六州之内,江州不但有长江天堑还有重兵坐镇,属于整个大梁最难打的几个地点之一!这个难打不光是因为朝廷派驻在此的重兵,还因为江州有个隐形的掌控者王氏宗族。不过却不是王道韵所在的那个千年书香翰墨的门阀世家王家,而是和门阀毫无关系的一个乡间族谱大姓自发组成的宗族。王家从不参与天下之争,只求保护同宗子弟和邻里乡民,他们实行藏兵于民的策略,时局动荡之时便集成军自保,时局安定下来便解散军队藏拙!任凭中原内陆如何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王氏宗族都只是乖巧的看着,等有人坐了天下,他们该交锐就交税、该服役就服役,就是当权者最喜欢那种顺民的模样,温和无害的不得了。可一旦有人试图在江州抢掠破坏、危害到了他们宗族的安危,宗族一声招呼,就会有无数人扔下锄头披上战甲,给破坏者以毁灭性的打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政的朝廷几十年就换一个,实在不靠谱,战乱中没有人能保护百姓,因此这类以宗族为根本的民间自发组织为数不少,然而却只有王氏宗族一家长久的留了下来,代代不衰,和他们并无逐鹿的野心也舍得舍弃利益大有关系。只要不动江州就没有碰到王氏的逆鳞,那他们就是蛰伏无害的蚯蚓,随便你们怎么折腾别处都与他们无关。一旦进犯江州,那他们就会变成嗜杀的恶龙!不屈不饶、不死不休!如果你是那个打算带兵逐鹿中原的野心家,请问你要不要从江州路过?要知道三十万大军的补给你是不可能带够的,抢掠破坏都在所难免!你真的打算打完朝廷的重兵再陷入无休无止的人民群众斗争的汪洋大海?

    这种存在,基本上所有人都希望他们是朋友不是敌人。别说叛军,便是大梁的正统皇帝萧衍都不会太过压榨王氏,不到实力强大到没有对手、没事可做的程度,应该也没有人会打王氏这种温顺纳税的良民的主意,至少是表面温顺的可以,面子里子都给够你了,哪怕心里有点堵就忍了吧。(南陈建立后,陈威打垮了王氏,发起了灭佛之举,谁势力大他就弄谁,不怎么讲道理,他兴许是为了政权高度统一,也有可能的确闲的难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