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脚踏进来,轻轻报了一声。

    沈应容是个怕爹怕哥的,唯独依赖胡夫人,他思母心切,从沈应离身后拱进门,大声道:“母亲!”

    胡夫人被这一声唤醒,睁开了眼,看到是兄弟二人,被扰的怒意便全失了。她揉了揉眉心,目光柔和,伸手招呼他二人过去。

    沈应离老老实实走过去,跪在胡夫人身边,关心道:“头痛吗?”

    胡夫人伸手搭在沈应离手背上,柔柔地:“不痛,连日奔波,疲乏而已。听孤栖说了,这一比试胜得漂亮。”胡夫人看到他颊边擦伤,眉头一沉,问道:“伤到了?”

    沈应离摇头:“没有,不碍事。”

    沈应容却不配合,纳闷地:“怎么没有,二哥一瘸一拐的,吓了我一跳。”

    胡夫人一拍沈应离手背,责备道:“受了伤也不说,该打。”

    沈应离立刻卖乖道:“母亲,我身子骨硬朗,从前与大哥切磋时也会受些小伤,不碍事的。”

    胡夫人吩咐了下去,教人为沈应离熬滋补汤药:“还说,从前受了小伤也来我这里说道,这次竟刻意瞒着。莫不是与我生分了?”

    “没有的事!”沈应离连忙开口,一下子站起了身。他非胡夫人亲出,又听闻殷姬在府上曾以蛊术刁难过胡夫人与沈段陵母子,心里总有些不舒服,便一直记怀着。

    胡夫人紧了紧手掌,握住沈应离变凉的手,心疼道:“你这孩子,总是这样。”

    手背的温度沿着血脉径走,沈应离心中暖暖的,便对她笑了:“母亲,别总说我,三弟站很久了。”

    胡夫人这才扭头看了看沈应容,严厉道:“教你大哥罚了八鞭,长记性了?”

    沈应容“哎呦”了一声,面露难色:“别提了,别提了,我现在想想还疼呢!”

    胡夫人被他模样逗笑:“你父亲走前要你勤练剑法,路上还同我提及此事,可准备妥当了?”

    沈应容面色一白再白,拉住沈应离的袖子,向后跌了两步:“我完了我完了!全忘了!”

    胡夫人脸色一黑,勃然怒道:“整日忘这忘那,何时见你忘过玩乐!?”

    沈应容不敢吭声,沈应离被他拽着袖子晃了晃,这是两人暗语。沈应离心领神会,马上给了他一脚,也装着怒道:“母亲消消气,莫气着自己了,我下去好好说说三弟。再不济,就让大哥罚上一罚!”

    胡夫人瞪了瞪沈应容,同沈应离温声:“记得去将滋补汤水喝了,小伤也要养好,不能小瞧了。”

    沈应离恭顺地点点头,接到沈应容抛来的眼神,开口东扯西扯,将话岔开了。

    胡夫人气色看来极好,容光焕发,全然不见路上奔波辛苦,她也只字未提此行历程。

    母子三人一别数月,这重聚,不免多说了说这些天里有趣的事,直说到夫人困意泛上,才作罢。

    沈应离与沈应容分开,两个人拳脚相斗了一番,后者说是要去勤学苦练,扭头就遁去,究竟是做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沈应离出了东堂,回屋喝了汤药,觉得手脚发热,有点静不下心。他坐下歇了歇,想着这几天该去找那锻剑之人看看,便换了身行装,还没走几步,步子一顿,突然抬起头。

    一道银光破窗而入,簌簌声响,自他眼前飞过,钉到了墙上。

    沈应离一凛,向屋外看去,文杏被这道风乱摆,碎光斑驳陆离,看不出银钉从何而来。

    沈应离合上窗,解下发带,在手中抖开,旋身猛地抽出去。发带一端摇摆如龙,振出风声,力卷墙上银针,带落了一块方帕。

    帕上犹有花香,沈应离怕是毒,先闭了息,才弯腰捡了,打开帕子,上面一针一针绣着:客绘园,花字间。

    帕子上还有个不起眼的“秋”字。

    沈应离一哂,把帕子收进怀里,站着愣了好一会儿,大步向外去了。

    客绘园内正有盛装舞伎抛袖唱着,沈应离策马而来,马蹄声一瞬就淹没在低吟浅唱中。

    他相貌不俗,入园后便惹上了一众□□半露的小娘子,沈应离不做停留,长臂一拦,从绯色披帛的那个发髻里抽出支钗,藏进了袖里,抛了银子给她,把在栏边,站在阶上笑:“好姐姐,不够就来找孙大,孙九竹。”

    沈应离抖出帕子,在花字间外逗留了片刻,听着里面碰盏声,推了门进去。孙九竹与一众贵游弟子们皆长衫半褪,喝得正欢,看见了来人,“沈二!入座。”

    沈应离随地一倚,坐在了门边:“诸位都尽兴啊!”

    孙九竹没说话,他左手边的那位,青衣银冠,看来温雅随和,说话却带着酸味:“今儿个谁能有二公子尽兴,出尽了风头,还抢了自家大哥的风头!”

    沈应离笑了笑,孙九竹踢了那人一脚,也笑着:“长嘴让你喝酒让你说话的?操你祖宗,喝傻了,不会说话了!?”

    沈应离把帕子夹在手里,不与人碰盏,更不接话,也不理睬贵游们酸味的挑衅,只看着孙九竹。

    孙九竹被他盯得醒了些酒,摆摆手让自家兄弟们都出去,揽了揽衣衫,垂头:“沈二,你别怪我,我真没别的意思。”

    沈应离:“帕子哪来的?”

    孙九竹抬头:“哪来的?捡来的,秋家是什么人啊,我伸手都碰不着。”

    沈应离拾了块新帕子点点唇角,慢慢起身:“是了,沈氏、孙氏、秋氏、姚氏,我们四家一心,谁也别动歪心思。兴我尽了,酒便免了,孙兄不必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