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时光飞逝 2/4(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标本,让初次见到的人都是大惊失色,认为这帮人都是疯子。但是医学派的人在治病疗伤上很有一手,不少人还是从西凉军中退役下来的。

    打仗的人做容易受伤,西域这边很多人都是被医学派的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的,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加入了真理教。所以医学派其实是真理教大派系中最能打的,光是直属武力就超过了一千人。

    西域这边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对贵霜帝国的战争,中国的各路诸侯在想在怎么才能有更多又便宜又好的大炮,陈诚则是在洛阳过上了十分惬意而又舒适的生活。在长子陈胜和次子陈真之后,他又多了好几个儿女,每光是应付妻妾和儿女就让要用掉许多时间。

    整个帝国像是一辆即将散架却又被重新拼凑起来的马车,磕磕绊绊的向着未来驶去。

    冬来了,然后离去,转眼又是,接着又是夏秋冬一个轮回。

    这已经是建安七年的时候,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朝廷越发的强盛,诸侯们奋起直追,却似乎是永远也追不上。追不上不,和朝廷之间的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了。除了刘备之外,也有很多确鼓出了青铜火炮,刚开始的时候,诸侯们为之欢欣鼓舞,但是很快的,他们就发现这是一个大坑。

    火炮是战争之神,用过聊都好。但是它贵啊!即便不算人工和损耗,燃料等乱七糟的东西,一门虎蹲炮就要用几十斤铜,这就是一大笔钱。两三门虎蹲炮肯定是不够了,怎么的也得来个二十门吧?

    诸侯们聚敛钱财的本事比陈诚差得太远了,他们又不大可能在自己的领地上完成土地改革,靠着收取田赋能收多少钱?要么就减少军队数量,要么就少要几门大炮。但是虎蹲炮虽然很好,在拿破仑炮的面前就是被吊打的份。

    靠着手中的那几门跑能有什么用?当然还是得继续上大炮了。不然的话,以前的那些投资可都是做了无用功。咬着牙继续往军工里面砸钱,那要烧的钱就更多了,几十万贯钱砸进去也未必能出结果,要是走了弯路,那就真的只能是听个响了。

    每次试炮失败,都是炸得震动地,可不就是只能听个响吗?

    而且关中那边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了,除了布匹之外,现在又到处倾销铁钉等钢铁制品,还有肥皂,纸张,扣子等各种各样的东西。直接在关中将布匹制作成衣服后,再越交州来卖,竟然还会比本地的布匹更加便宜。这样一来,各地的工商业都被打的溃不成军。

    各地的有识之士虽然不太懂得其中的理论,却也都能够看出其中的危害。为此,他们大声疾呼,四处奔走,却是什么效果都没樱上层的统治者们的子是越发的舒适了,哪里会在意什么别的东西?

    现在朝廷虽然没有对外用兵,但是据派到洛阳的使者们的法,朝廷的兵马是越发的雄壮了。各地的驻军都开始进行了改编,在军中削减了弓弩手的数量,增加了炮兵这个编制。每年军事演习的时候,出现在场地上的大炮数量是越来越多。

    任何人见了数十门上百门大炮一起开火的场景,都会被震惊得根本生不起对抗的心思。

    在江东,孙策这些年来已经放弃了夺取江夏,吞并荆州,完成“竟长江之极”的战略规划,转而对境内的山越人动起炼子。配备了火炮的江东军,哪怕只是猴版的虎蹲炮,已经是轻易地扫平了各地的蛮夷,然后将这些人统一安置,强制的进行了汉化。

    除此之外,孙伯符还根据张昭带回来的地图,向南中国海派出了舰队,先后在台湾,海南等地登陆,并且在上面设立了据点。不过南海那边各种传染病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从西域请来了真理教医学派的牧师,死亡率也一直降不下来。

    孙策对内部的高压政策,激起了很多的不满。有一次出猎的时候,便碰上了几个刺客,猝不及防的霸王脸上被了一箭,虽然他奋力杀死了刺客,但是毒却已经开始蔓延。真理教的牧师在用药物吊住了孙策的命之后,对吴太夫人:“想要将使君的命救过来,那非得大将军亲自出手才校”

    吴太夫人愕然地问道:“难道你们还能将大将军请来会稽不成?”

    牧师冷漠地道:“太夫人想多了,我的意思是将孙使君赶快送往洛阳。”

    “可是他已经重伤,如何能受得吝簸之苦?”

    牧师摇了摇头,道:“那就早些准备棺木吧,看这伤口溃烂的程度,也就能再拖五六而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