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建安三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即又再次将目光放在身前的案几上。更准确地说,是放在那一张薄薄的宣纸之上。他皱着眉头,思索良久,才提起笔来准备写信。

    然而在毛笔的笔端刚碰到纸张的瞬间,他却又停了下来。因为思索的太久,沾满了墨汁的笔端已经变的硬邦邦的。田豫叹了一口气,将毛笔放下,自言自语道“这样也好。”

    建安二年对于公孙瓒军来说,是一个充满了黑色回忆的年份。在过去的几年中,幽州突骑虽然每次都被河北军给拍了回来,但是那个时候幽州军还掌握着战斗的主动权,碰到冀州军的时候,还有战斗或是离开的选择。

    但是从今年开始,战斗的主动权却是转移到了河北人的手中,袁绍军开始入侵幽州大地,将曾经遭受过的一切都加倍奉还到敌人的身上。公孙瓒虽然武勇依旧,但是幽州却已经被无尽的战争耗干了元气。

    曾经庞大的骑兵集团,现在却沦落到只能看家护院的地步。即便是闻名天下的幽州突骑,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也一样会没有战斗力的。

    到了这个时候,朝廷就成了公孙瓒唯一的指望。无论是盔甲,武器,还是药物,粮食,战马,布匹,烈酒,都是现在的公孙瓒军所极度需求的。幽州的战争机器已经趴了窝,不从外部输入物资的话,这部战争机器很快就会生锈,老化,直到彻底报废。

    镇守并州的赵云曾经是白马义从的一员,和幽州军有着一些香火之情,也愿意给公孙瓒军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在上次送来一千柄横刀,两百具钢甲以及四万石杂粮后,使者也明明白白的说了,这些东西都是大将军和并州牧自己出钱买了,送给田将军的。

    东西是好东西,无论是横刀还是钢甲,都是朝廷的制式兵器,质量绝对上乘。杂粮虽然没有米面的口感好,但也能填饱肚子。田豫拿到这些东西之后,并没有自己留下,而是将大部分的武器盔甲,以及一半的粮食都送到了公孙瓒那里。

    公孙伯圭早就因为物资的匮乏而头痛不已,田豫送来的这些东西不多,却让他看到了别的希望。幽州的财力物力虽然已经枯竭,但是还能从朝廷那里要到东西不是?所以他自己上书朝廷,狮子大开口不说,开命令田豫必须弄到更多的粮食和武器来。

    田豫对这个命令很是反感,他和陈诚的关系不错,这些年都一直有保持联系,但是他从没有说想要靠着这个关系给自己要好处。不然的话,在前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奉诏入朝了,哪里还会留在幽州?

    他望着已经冻得硬邦邦的笔尖,长叹一声,很想就此作罢,但是想到那些饿得面黄肌瘦的将士,想到那些战死沙场的同僚,想到对他有提携之恩的公孙瓒,田豫又只能将笔端再化开,然后重新书写起来。

    这一次,他并不是问陈诚要东西,而是仔细地描述了幽州现在的困苦处境,询问陈诚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幽州军摆脱这种江河日下的局面。有识之士都能看的出来,现在幽州和冀州已经攻守异位,在这样下去,就是冀州军大举杀入幽州腹地了。

    将信写完之后,田豫看了看,又是一声长叹。以他对陈诚的了解,只要这封信发了出去,肯定又会送一大堆的东西过来。可是,现在的在幽州军的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

    由于大雪封路,田豫的信到了开春之后才送到了陈诚的手里。一同被送到长安的,还有并州牧赵云的信。陈诚将两封信看完,思索了好一会,然后决定这种大事还是要先听听手下的官员们都是怎么想的。

    正好第二天就是每半个月一次的会议日子,省部的官员们都在未央宫中聚齐。这些人的表情都很是轻松,见面之后还会相互说笑几句。朝廷在他们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关中和并州,河南等地的情况大为好转,是以众人身上便没有了以往的那种紧迫感和紧张感。

    钢铁和木板碰撞,沉重的脚步声从大殿后面传来,两名身穿厚重钢甲,全身都隐藏在钢铁里面的西凉龙骑在大殿上站定,“大将军到!”

    陈诚随后走了进来,众人停止了交谈,在座位上坐好,然后齐声道“臣等参见大将军!”

    在汉代,三公是可以和皇帝坐而论道的,不是宋代那种大臣只能站着跟皇帝说话的时候,更不是明清那种臣子见了皇帝都得跪着的做派。陈诚自己讨厌麻烦和繁杂的理解,将“三独坐”的范围扩大,凡是来参加会议的官员,都能坐在椅上。

    刚开始,还有人表示反对,说这和汉家的传统不相符。但是坐了几回之后,就觉得还是坐在椅子上更舒服。要不是没有办法,谁愿意跪在地上一口一个“奴才”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