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计谋 2/3(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州和关中之间的联系,则敌军自然大乱!”

    陈诚笑了笑,道“不必那么麻烦,我分出了两路兵马,现在中军主力不过五万人。董卓要是还有一点雄心壮志,就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们直接前往下邽,等着和他决战就是了。只要击破了董卓的主力,其他的什么都好说。”

    法正恍然大悟,“人言主公用兵,神鬼莫测,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他脸上露出钦佩的神情,随即又问道“听闻董卓麾下兵马众多,若是他将主力全部调过来,那我们能打的过吗?”

    陈诚道“董卓主力不过是他的旧部和一些匈奴骑兵,其他的兵马大多是在并州和关中临时征发的,不但器械不够精良,而且上下不能同心,怎么挡得住我军的奋力一击?此去破董卓必矣!”

    在临潼修整了一天之后,陈诚带着牙兵和其他部队继续沿着渭水向东进发,直抵下邽城附近。下邽是中国最早所置的三县之一,早在秦武公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这里和关中的其他地方一样,地势平阔,土地肥沃,正是适合骑兵纵横的地方。

    陈诚使马腾父子带领安定郡兵驱逐了董卓军的游骑,然后将大营安札在下邽以西二十里的地方。随后,他一边名令士兵加固营寨,一边派出了许多骑兵,四处攻击敌人的运粮队和抢掠物资的队伍。

    在西凉军到达下邽城附近的时候,镇守下邽的董卓军大将胡珍就已经派出了探马,飞快敌将消息传递到了华阴。董卓在接到胡珍传来的消息后大喜过望,对李儒道“那陈诚果然中计,分去了一半兵马,现在手中只剩下了一半人!”

    李儒提醒道;“主公切莫大意,陈诚先降服了段煨,后又击破了吕布,其用兵之能,其麾下兵马之强,不问可知!我军现在虽然有兵力的优势,却未必能轻易取胜。”

    董卓大笑道“吕布,匹夫耳!哪里有将十万大军放在一起的道理?连将大军分成前军,后军,左军,中军,右军的道理都不懂,算是什么将领?该当他有此大败!”

    李儒心道吕布将军队放在一起也是有道理的,那些强征过来的士兵不严加看管,很容易就会逃跑了。但是这样的问题,主公麾下的军队也一样有啊!

    他又对董卓道“主公,若是陈诚见到我军势大,带兵撤回长安怎么办?长安城坚池厚,非一时半会就能打下来的!”

    董卓脸上露出笑容,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李儒,笑道“文优且看,这是什么?”

    李儒接过来一看,讶然地道“韩文约竟然设下这等计谋?”

    董卓大笑,意气风发的地道“等我们拿下了关中,再进军西凉,那时候我们就有了三块地盘!何进现在已经不行了,这天下,终究还是我们的!”

    李儒捏着书信,心中却生出不详的感觉来,“韩遂虽然号称黄河九曲,却在陈文正和阎伯道的手上屡屡受挫,他的计谋”

    摇了摇头,李儒忧虑地道“只怕是不中用啊!”

    董卓不以为然地道“文优说的我何尝不知道?但只要韩遂在长安城中发动,则无论成与不成,西凉军必然军心动荡,我们再趁势发起攻击,必然能大获全胜!韩遂惯会克死上司,从边章到王国,这都死了多少个了?再多一个陈诚,也不奇怪!”

    李儒还是不能释怀,但是见到董卓踌躇满志,也只能将忧虑压在心底了。

    下邽城外,陈诚领着一百侍卫亲兵正在平原上慢慢地游荡。经过两天的修建,大营已经初步成型,不需要他在营地中坐镇了,于是就带着骑兵出来观察附近的地形。外挂虽然能让他看到周围四十里的情况,但还是要亲自考察一下地形才能完全放心。

    关中平原这里没有连绵的高山和丘陵,但是有不少的树林和河流,这些都是对骑兵机动不利的因素。提前知道哪些地方能够通过,哪些地方却会延缓脚步,多多少少能有一些帮助。

    因为吕布军和董卓军的先后肆虐,周围的村庄许多已经残破。不少的村子中还有着火焰留下的痕迹,道路旁一些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却没有人去收敛。田地里的禾苗已经被往来的大军割去喂了马匹,原本整齐的地里,满布着马蹄的印痕。

    这里是关中的腹地,都已经是这种残破的模样,那么在更东边的地方,情况只会更加的糟糕。陈诚盯着一处沟壑中的几十具尸体看了一会,轻轻地叹了口气,念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