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林隐孤村付一炬 雪埋冤案涉两朝(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思。

    吉白尼受了严重灼伤,神志已不清晰。

    全神医用了许多消炎止痛的药物,这才让她稍有缓和,沉沉睡去。

    好在故纸庙的面积够大,新增几名宿客,并不难安排。

    之前庙里只有三个光棍终日死气沉沉地大眼瞪着小眼,

    这几天随着庆云等人陆续到来,倒凭添了不少活力。

    故纸庙的规矩,入夜是不能点灯的,

    庆云还记得冯太后那日的暗示,忙赶在日头落山前,去找萧竟陵聊天。

    近年来萧竟陵的交际圈非常狭隘,除了王书仙和全神医,接触最多的,怕就是虫二先生那个老不修了。

    今日虫二先生出了意外,对萧竟陵的触动非常大,一日之间便苍老了许多。

    他见庆云来问候自己,并不回避。

    早些时候孟珺婷送吉白尼上白鹿时,他便已经知道这一天的追踪并无所获,于是便与庆云对坐品茗,好一阵唏嘘。

    庆云简述了一下追凶的情形,忽然话锋一转,非常自然的切入了正题,

    “在后山荒村,晚辈发现了我派前辈陈道巨的踪迹。

    据说他本意是想入嵩山谒见萧前辈,不料遭宵小诓骗,困在那里。

    陈叔待我如再生父母,他与封魔奴遭遇,下落不明,吉凶未卜,晚辈很是担心。

    不知萧前辈和陈叔有何旧谊?”

    萧竟陵闻言,打了个哈哈,一声苦笑,

    “庆少侠,你耐着性子陪老朽讲话,怕就是为了打听当年那桩旧事吧。”

    庆云面颊一红,连忙辩解,

    “不,不,不。也不全是。

    只是许多事情都赶在了一起,难免惹前辈误解。”

    “哎,有什么误解不误解的。

    有些事情迟早都是要说,迟说早说,都是一样的。

    捡日不如撞日,老道再沏一壶茶,

    我们,慢慢分说。”

    萧竟陵坐定,再一开口,就像是鼓角横吹的伶人,不配乐的清口,嗓音虽然沙哑,却抑扬顿挫,中气十足,说到兴起处,手中茶杯砰然扣案,直将庆云听了个目眩神迷。

    话说当年齐武帝驾崩,太子萧长懋早逝,由太孙萧昭业继位。

    萧昭业正是叛逆年纪,一身纨绔陋习,如此德不配位,将朝中搅得是乌烟瘴气。

    当时齐国朝野上下,无不企立新帝,

    而人望最高,最为名正言顺的,自然是武帝次子竟陵王萧子良。

    虽然萧子良本人志向之是安心做一个附风雅,信黄老,喜清谈,念释迦的闲散王爷,可是毕竟也不希望见到齐国倾颓毁于昏君。

    于是在重臣王融的建议下,萧子良渐趋前台,逐渐压制了幼帝。

    大位更迭其势已成,可谓顺天应时,朝野皆慰。

    恰在此时,西昌侯萧鸾找到了萧子良,

    他与萧子良闭门秘议,直叱当年高帝萧道成得国不正。

    萧子良大惊,忙问萧鸾何出此言?

    萧子良为人极讲规矩,不该是他的,他绝对不会去争,

    如果他不是帝位第二顺位继承人,而且当今天子又失德如斯,他是万万不会走到前台的。

    所以他才会对萧鸾的说辞如此在意。

    萧鸾讲起当年萧道成谋国,真正的底牌既不是褚渊,也不是萧持斧,而是掌握了当时忽律奇兵的胞兄萧道生。

    当年买通宋废帝刘昱身边侍卫,弑君易主;

    提前查知袁粲,刘秉对萧氏不利,平叛肃反,

    都是萧道生所辖忽律军的功劳。

    萧道成深知萧道生的影响力,自己若是继续借助忽律军迫刘氏禅位,届时黄袍加身的很可能便是自己的兄长。

    因此萧道成便对兄长生了杀心,

    他假意找萧道生秘议,欲执行换天计划,拥立兄长为帝,

    但是南国变故,首先需要防的是北朝动向。

    若没有事先做好布置,南国变天之时,难保不是北国铁骑南下之日。

    故而萧道成拜托兄长在北国也制造出一些乱子,比如——刺驾!

    一旦北朝陷入乱局,那么南朝换天计划便再无障碍了。

    是时北魏幼主元宏新立,冯太后牝鸡司晨,朝中也并非铁板一块。

    萧道生应命北上,当时通过任神通与北朝一些心思活络的保义军接上了头,一同策划刺王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