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帮他们,反而还害他们。

    同时张余心里面也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宋家兄弟交了大机缘了。

    无论他们和陛下是怎么认识的,但是此时此刻已经入了陛下的法眼了。

    不过张余还是有些担心,问道“你们和白贤弟是怎么认识的?看你们好像很熟悉的样子。”

    一边的宋应星笑着把事情说了一遍,有些惊喜的说道“倒是没想到今日还会在这里遇到他。”

    张余有些无奈,是该说他们两个运气好呢?还是该说有人运气差呢?

    现在他也明白了,为什么陛下会在宫里做那些事情,推行各种新的学问。

    那是因为陛下经常出宫,他很清楚外面这些人是什么样子。

    在褪去了那一丝胆怯之后,张余心中反而激动了起来,这是自己的机会呀?

    如果陛下如此坚决的话,那么自己的机会就来了。

    “行了,考试考了这么久也饿了,赶快去吃饭吧,下午好接着考。”张余连忙岔开话题。

    他可不想在这上面再继续多说了,如果露出破绽被宋家兄弟追问,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宋应升深深的看了一眼张余,却没有说什么。

    他已经看出来了,张余认识那个白贤弟;而且通过张余的表现,他也知道了这个白贤弟的身份不一般,不是普通的不一般,而是非常非常的不一般。

    看来以后要留一份心思了,宋应升迟疑着想道。

    朱由校却没想这些,他已经坐上了马车。

    现在他的心情非常好,这次出宫可以说得到了出乎他意料的消息,皇家书院真的很受欢迎。

    显然朝堂被人把持着,但是底层有很多人想往上爬。

    只要自己开了一个口子,给了这些人机会,这些人就会把握住机会往上。

    这对自己来说是好事情。所以朱由校的心情很不错。

    还有一个让他心情不错的是今天遇到了几个狠人,比如宋家兄弟、那个武举人卢象升。

    这个可真的是一个大惊喜了!

    于是朱由校对陈洪吩咐道“回头让他们把名单送给你,朕想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一次的考试。”

    “是,皇爷。”陈洪在马车外连忙答应了一声。

    事实上,朱由校是想看看还有没有熟悉的人。如果有的话,那就选出来。

    他可不想白白错失了一些人才,让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没能考上皇家书院。这对自己、对大明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心情大好的朱由校一直溜达到太阳要落山了才回宫。

    回到皇宫之后,朱由校就去找张皇后了。他给张皇后买了不少礼物,心情大好之下,自然是要去和张皇后谈心的。

    一夜莺歌婉转,溪水流长。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起了一个大早,活动了一下身子之后,早饭也多吃了不少。

    看到陈洪递上来的名单,朱由校饶有兴趣的看了起来。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名字

    曹文诏。

    不知道这个曹文诏是不是自己想的这个曹文诏?

    不过应该应该不会有意外吧?

    回头让陈洪他们去查一查。

    继续翻看,朱由校很快就看到吴襄的名字。

    这吴襄也是一个狠人,最关键他有一个毁誉参半的儿子,大名鼎鼎的吴三桂。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看到了几个熟人。

    其中有一个特别的人引起了朱由校的注意,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叫做李信。

    朱由校的目光落到了他的籍贯之上,河南开封府,倒还可能真是自己想的那个人。

    于是朱由校对着陈洪招了招手,“研墨。”

    自己则是拿起了笔,写下了几个名字。

    待稍稍晾干之后,将这张纸递给了陈洪,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道“让人去查一查。”

    “是,皇爷。”陈洪接过来,连忙答应了一声。

    虽然不知道皇爷为什么要查这几个人,但是既然是必须要查的,那就让他们去查查看吧,或许会有不小的收获。

    在陈洪走了不久之后,朱由校就听到了一阵喧闹,眉头顿时一皱。

    对于朱由校来说,西苑是一个好地方。

    这里环境宜人,最关键的一点是这里肃静,住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人打扰自己。

    可是现在居然喧闹起来了,关键是有什么人敢在自己的地盘上喧闹?

    正在朱由校想喊人问个清楚的时候,陈洪已经从外面跑了进来。

    他一头大汗的来到了朱由校的面前,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此时他的脸上十分的惊恐,整个人都有些麻木了,声音颤抖的说道“皇爷,出事了!”

    听到这话之后,朱由校顿时冷了脸色,沉声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西苑门外聚集了不少官员,他们在跪谏!”陈洪语气颤抖的说道,任由冷汗迷了眼睛,也不敢抬手去擦拭。

    听到这话之后,朱由校的眉头紧紧地拧在了一起。

    自从嘉靖年间的大礼仪之争之后。跪谏就是大明朝很敏感的事情,是皇帝十分忌讳的事情。

    当然在文官的眼里面,事情就恰恰相反。尤其是当年喊出的那一句,“国朝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到现在一样喊得震撼人心。

    杨廷和之子、状元杨慎亦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

    随后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

    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

    在这件事情之后,群体跪谏就是一个禁忌话题。因为那一次,嘉靖皇帝没有妥协,他让人拎着棍子把所有人都给狠狠的打回去了。

    但也正是从那一次开始,嘉靖皇帝的声望一落千丈,朝廷上下没有什么臣子再支持他,所以他只能使用严嵩等人。

    现在又出了群臣跪谏这样的事情,朱由校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他知道自己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朱由校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看了一眼战战兢兢跪在地上的陈洪,朱由校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波澜不惊的说道“去,把魏忠贤和骆思恭给朕找来。”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