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新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很多时候都要回避,但是李鸾儿早就见到过陛下的正脸了,比哥哥和叔叔伯伯们都好看,比哥哥好看了十个哥哥的样子!

    看到过最好的了,怎么还能看得上其他人?母亲说过的侍郎家三子、府君的孙子,任谁都比不上!他们才多大呀!做到父辈的位置至少再过二三十年吧!

    于是,李鸾儿才能假装没听到各种风言风语,继续依照太后的想法,在毓秀宫的姐姐那里“小住”,陪伴太后,也给姐姐讲讲宫外的笑话。

    可是,陛下没有到毓秀宫。

    大太监李全说,愿意的话,可以带着汤汤水水点心小食去隆庆宫。

    李鸾儿听到这句话是有些欣喜的。毓秀宫毕竟是“姐姐”的地方,总有些放不开。

    到达隆庆宫的时候是下午,等了半晌,里面的事情忙完,终于能进去了。

    帝王还在伏案劳神,看到人进来了,点了点案几最外侧的砚台,里面的墨已经半干涸了。

    李鸾儿愣了一下方才明白,慌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准备磨墨。

    隆庆宫很安静,听不到走路的声音,外面没有小宫女的叽叽喳喳,小篮子放到地上的时候,能听到“挞”地一声脆响,惊破一宫的宁静。

    微微抖了一下,李鸾儿给自己鼓劲儿,太后娘娘说了,要好好的,不要胆小!

    想是这么想了,但内心还是忐忑不安着。

    太后宫里喝茶的时候,陛下明明问过,喜欢看什么书,家里父兄是哪些人……语气和善,有笑意,神色也是温和的,和今日的完全不一样!

    可是,陛下应该是有一点喜欢她的吧?不然,李全也不会暗示说可以过来送汤水?

    李鸾儿定了定神,开始磨墨。

    加水,继续磨,手滑了一下,稳住了,就是袖口多了点墨,还好没洒出来。

    手酸,但没有人叫停。

    帝王一直没说话,只见到换了一本又一本的奏折,有些地方笔锋凌厉得很。

    李鸾儿抬眼偷看了几次,帝王的姿势一直没有变过。

    一侧,抱着浮尘,李全微微摇头,这是个没耐心的。

    好好当大家闺秀嫁人不好么?陛下跟前有那么好凑过来的?

    再楚楚可怜的样貌,在勤政的帝王那里,或许还不如一本奏折好看!

    陛下是年少登基的,多少美人没看过?稍微冷淡一下就受不了了?

    想当年,甄才人、后来的昭容娘娘磨墨磨得可开心了!眉眼弯弯,磨得极为认真,一看就知道是认识“程君墨”的!

    陛下难得被一块只有三十两银子的墨“打败”了,不得不主动问话……

    时间过了许久了,李鸾儿的眼眶已经微红,但是帝王不抬头,李全自然也不会出声提醒。

    “李全!”

    “奴婢在。”

    “发往中书省。”

    “是。”大太监应了,捧起一摞批过的文书,交给殿门口候着的小太监。

    帝王放下毛笔,望向一侧欠身磨墨的女子,“累了?”一直侧着身体,力气用不对,体力便会急速消耗。

    “回陛下,臣女不累,这本就是臣女的荣幸。”李鸾儿如蒙大赦,小心翼翼地放下墨块,行礼道。侧腰的肌肉已经僵化,李鸾儿行礼感觉有些累。

    “嗯。”帝王瞟了一眼墨色的干湿程度,离开位置。

    俊脸的突然靠近让一旁的李鸾儿顿时心里紧张。但是帝王绕过了她,从后面的画缸里取出一卷宣纸,铺到案几上。

    一卷生宣在案台上滚开,李全及时推住另一侧边缘,搭手很平稳,没有李鸾儿什么事。

    一汪墨汁浓浓淡淡,适宜画岩石。帝王没有浪费三十两银子的数十分之一,落笔井然有序。

    宣纸上的岩石冷硬而嶙峋,一侧站立侍墨的姑娘摇摇欲坠。

    李全心里继续叹气。

    桌上就两个个砚台,一个满的,一个干的,磨墨加水自然要比照着那个满的来!

    还有,聪明的做法不是应该坐到台阶上去磨么?

    站在奏折边上,知道的是认可了在磨墨,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偷看折子呢!

    他这个大太监都站了距离帝王一尺远做回避,这一尺可不是为了给妃子们让位的!

    晚上,李鸾儿很累的回毓秀宫了,没有待到掌灯时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