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适合过年的话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硬盘啊,你可要劝劝伯符,明明他和那皖县乔氏女,相处得很好,偏偏却非说什么楚地未靖,无以成家……他等得起,人家乔氏女等得了他吗?咳咳……”孙老夫人说着,还有些气喘。<r />

    <r />

    去年孙老夫人大病了一场,如果不是有医学院的博士会诊,很可能已经撒手人寰。<r />

    <r />

    历史上孙老夫人也的确在建安五年之前就已经过世,后来劝告孙策、孙权的“吴国太”,并不是他们的亲生母亲,而是孙二夫人。<r />

    <r />

    按说孙夫人身故时,孙坚早就已经亡故,吴国太理论上并没有正妻身份,但是……吴国太与他们的生母,本就是亲姐妹,故而两人也侍之如母。<r />

    <r />

    “是啊,姐姐的身体……那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还说什么临阵娶妻,不利于军中士气……明明硬盘你对军中将士,都尽量鼓励成婚的。”孙二夫人也对孙策有些不满的说道。<r />

    <r />

    没错,如今江东军十余万,真正人类担任的战将,也有近三万人。<r />

    <r />

    白图一向鼓励战将成婚,如今天下大乱,军队数量大增,战将需求同样大增,并且基层战将的待遇与安全性,也都已经无法保障,为此各地诸侯是需要强制征召一批战将的。<r />

    <r />

    而这部分强制征召的战将,很多都还年轻——因为年纪太大、还出身平民的话,很可能会因为人力抽取的原因,已经无法觉醒兵符。<r />

    <r />

    正常来说,每人口、每季度抽取1人力,这只是指平均值,实际上青壮年抽取的人力更多,孩子和老人则要少许多。<r />

    <r />

    按照汉代的规矩,是二十三岁开始,算是人力抽取的高峰期。<r />

    <r />

    这岁数的百姓,多半已经成婚、有子嗣,而且还已经专心务农了几年,家中有余粮。<r />

    <r />

    抽取人力也不会影响生育率,以及最基本的劳作效率。<r />

    <r />

    同时要在平民中培养战将,也只要选择二十三岁以下便可,然而……因为各地诸侯都有透支人力的情况,二十二、二十一……抽取的年龄也不断下移,这令许多未成年人,也元气不足。<r />

    <r />

    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生育率。<r />

    <r />

    而且强制征召的年龄不断降低,这也就使得一部分未成家的战将出现——这在乱世,也在常有的事情。<r />

    <r />

    这部分战将,一般都出身贫寒,被作为底层的消耗品,通常也没有机会成婚。<r />

    <r />

    益州,应该是唯一依旧维持着“二十三岁服役”的规矩的诸侯,至于汉中……张鲁倒是有心修养民力,但是汉中百姓大半是关西、关中逃难来的,落户汉中之前,他们的人力就已经被透支过!<r />

    <r />

    白图也面临同样窘境,淮南和丹阳的人力,现在也还在恢复之中,故而白图也有一批未成年的战将。<r />

    <r />

    不过白图尽量提高征召年龄,并且尝试推广预备役、轮换兵役制度,鼓励战将成家。<r />

    <r />

    不仅是为了人口增加……<r />

    <r />

    这也为了提高战将的归属感!<r />

    <r />

    有家人在身后的战将,永远比“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战将要更容易付出忠诚。<r />

    <r />

    将军府也有接济孤儿的计划,但是从来不敢在孤儿中选战将,而是让他们以其他方式贡献力量。<r />

    <r />

    真抚养一批孤儿做战将,只怕稍微逆风人心就散了,哪怕是自己接济的孤儿……<r />

    <r />

    唯一例外的是烈士遗孤,对于父亲是将军府的阵亡战将的孤儿,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